第一章、那一夜,雨一直下(1 / 2)

那一夜的雨,下的很大。

過去了整整四十年,每當幸存者們談起那一夜時,都不會忘記那一夜的雨。

天從沒那麼黑過,又壓得那麼低,壓得那一夜清風崗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些喘不過氣來。幾百人就這麼靜靜地站在瓢潑的大雨中,不安地等待著。誰也不知道自己最終等來的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可能就此死去,也可能從此一舉成名,揚名於江湖。

但更多的理由是仇恨,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俠義,所以並沒有人因為膽怯而逃走,盡管他們依然十分膽怯。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那個人受了重傷,已成強弩之末。還有一點是,他們中有一個人很強,足以對抗那個受了重傷的人。

那個很強的人,此刻正站在這個幾百人隊伍的最前麵。那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手指很長,臉很幹淨很白,衣服也很幹淨,長相普普通通。唯一使他看起來有點與眾不同的是,他的眼睛。

那雙眼睛是如此的黑白分明,並且閃爍著如同孩童般純淨的光芒。對視間,沒有人不會對這樣的一雙眼睛心生慚愧。好像一瞬間便對比了彼此內心深處的靈魂,一個日漸醜陋,一個如初生般幹淨。

那個人叫無名,劍聖唯一的小師弟。

如果有人問,江湖中最厲害的人是誰?

一定會被人嘲笑沒見識。

因為,在那個雨夜之前,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江湖中最厲害的人有兩個。一個是石鼓山劍廬裏的劍聖,另一個則是神龍見尾不見首的刀皇。

而那一夜,清風崗上,幾百名武林高手等待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天下武林兩極之一的刀皇仇萬裏。

確切地說,是瘋了的刀皇仇萬裏。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瘋了?一個站在巔峰上的人,一個幾乎可以把整個武林踩在腳下的人,還會有什麼東西值得他發狂呢?

但很快,人們便從當初的這個猜測中醒悟過來,他們發現他們現在最應該擔心的不是那個,而是應該怎樣對付眼前的這個瘋子。他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瘋子,普通的瘋子會打人,但兩三個壯漢還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其製服,然後送到精神病院裏關起來。這個瘋子不會打人,他隻會殺人,殺很多很多人,最要命的是,幾乎沒有人可以製服他。

因為即使是瘋了的刀皇,也還是刀皇,或者還可能是,更厲害的刀皇。

於是,那把早已令整個江湖敬畏的赤炎橫刀,從西夏的天龍寺,殺到了遼國的鐵槍堡,又從遼國的鐵槍堡,殺回了宋國的中原武林。滅少林,平武當,蕩五嶽劍盟,橫掃十二大派,一路殺氣騰騰直奔最後的目的地,石鼓山而來。

所以,那些得到了消息,心懷滅門深仇大恨的武林高手們,最終齊聚在了石鼓山前的必經之地清風崗。他們知道,到了此時此刻,一直沒有出手的劍聖也必須出手了。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劍聖還是沒有親自來,而是派來了自己的師弟無名。

之前他們不怨劍聖,也不敢埋怨,況且刀皇仇萬裏從來都是四處漂泊,很少有人能掌握他的行蹤,即便劍聖想要阻止,也不知道上哪兒去找他。但今夜,已知仇萬裏必從此路經過,劍聖仍沒有親自下山,多少讓人心中有些想法。

難道劍聖怕了刀皇?!

傳聞,兩人曾經比試過一場,未分勝負。

但曆史上有多少享譽盛名的人,在其後的人生中,再不敢應任何一戰,唯恐千秋盛名一朝喪。難道堂堂的武林兩極之一的劍聖也是如此?有人私下猜測著。

直到有人說出了更有說服力的原因,那就是刀皇仇萬裏輾轉千裏,經曆上千次纏鬥,已然身負重傷。劍聖唯恐勝之不武,故派遣自己的小師弟代替自己前來應戰。

無名者,無名也。人不知其名,劍法亦不知其名。

數百人中,有與劍廬中弟子交情匪淺者,從其口中得知。十年前,石鼓山主峰鬆陽峰突然塌落,地動山搖,有弟子急報劍聖。劍聖聞之笑著歎道:吾師弟無名,劍十二成矣!劍廬弟子自此得知,原來劍聖有一師弟名曰無名,一招劍十二便掃塌了鬆陽峰,這是何等恐怖的力量!實已超過人力所能為。

自此,這幾百名高手才終於堅定了信心。沒有如無名這等絕頂高手在,誰又敢一試赤炎橫刀的驚天一刀呢!

雨下的更大了,清風崗上眾人的衣服早已濕透,隻有最前麵的那個人例外。那個人仿佛自始至終也沒有被一滴雨淋到過,傾盆的雨水落到他的頭頂上方時,莫名其妙地轉了一個彎,落到了那人的一丈之外。

散蕩的清風崗上,形成了一個半徑一丈的圓,圓外暴雨傾盆,圓內滴水不沾。

忽然,無名手中的那柄無缺劍白光驟起,仿佛白熾的驕陽般照亮了半個山頂,其身前的雨簾更突然被飛一般地向前方推去。眾人見狀,頓時開始警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