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發現半人馬(1 / 1)

在2014年和2016年上演的兩次恒星連線事件中,科學家將動用哈勃望遠鏡等觀測平台詳細研究\\\"比鄰星\\\",其距離我們大約4.2光年左右。

據國外媒體報道,半人馬座方向上擁有兩顆非常明亮的恒星(群),即 半人馬座α星和半人馬座β星,但是半人馬座α星又是由三顆恒星組成,其編號分別為A星、B星和C星,其中半人馬座α星C被命名為\\\"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之一,距離為4.2光年。由於半人馬座α星係統距離地球很近,許多科幻小說都\\\"認為\\\"這裏存在發達的宇宙文明,\\\"三體\\\"係統中擁有與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和宇宙生物,現在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我們有兩次機會窺視\\\"三體\\\"係統中是否存在行星世界,甚至是高級文明[1] 。

在2014年10月,比鄰星將運行至一顆背景恒星前,兩者與地球將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天文學家試圖利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效應揭開\\\"三體\\\"世界中是否存在理想的行星軌道。當比鄰星運行至背景恒星之前,並與地球排列成一條直線時,比鄰星的引力場將把背景恒星的光線扭曲,科學家試圖通過詳細的觀測和精確計算得出該恒星的確切質量值,如果比鄰星周圍存在行星世界的話,還會引起二次偏移效應,使得三顆恒星的直線排列出現異常。

三星連線事件也將在2016年2月發生,屆時科學家將獲得兩次機會對\\\"比鄰星\\\"係統進行探索,來自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凱拉什·薩胡認為由於該恒星距離我們非常近,如果這裏存在行星世界,我們就可以探測到它們的存在,還可以通過進一步的光譜分析發現行星上的大氣成分。本項調查計劃在周一於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提出。

屆時,美國宇航局將動用哈勃空間望遠鏡對\\\"三體\\\"係統進行觀測,歐洲空間局的蓋爾空間望遠鏡也會加入這項觀測任務,蓋爾空間望遠鏡將於今年秋季發射,此外,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遠鏡陣也會參與。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通過高精度視向速度係外行星搜索器發現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附近存在行星信號,公轉周圍僅為3.2天,2014年和2016年的兩次天體連線事件將進一步揭開\\\"三體\\\"世界的麵紗,南門二是一顆三合星,什麼是三合星?由三顆恒星組成的係統又可稱為三合星,四顆恒星組成的係統稱為四合星,如此類推。

南天有個很大的星座,叫\\\"半人馬座\\\".在我國南方地區可以看到它.在這個星座中,有一顆黃色的亮星,這就是南門二.南門二是全天第三位亮星,如果仔細分辨,可以發現它和另外兩顆臨近的星一起,形成一個三合星,不過以這顆黃星最亮.第二顆次亮的星看起來呈紅色,它與南門二一起共同組成一對轉動周期為80年的雙星.第三顆星,就是著名的,離開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了.

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稱為半人馬座比鄰星,它是半人馬座α 星係中(三顆恒星)最小的一顆屬於紅矮星,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第一顆行星圍繞半人馬座比鄰星公轉,稱之為半人馬座比鄰星b 。近日,天文學家已經確認第二顆行星半人馬座比鄰星c 的存在。

天文學家在2019年4月宣布在半人馬座比鄰星旁可能存在第二顆係外行星,經過一年的追蹤觀測與分析,及不同觀測資料的比對,終於確認半人馬座比鄰星c的存在。

首先,意大利國家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馬裏奧·達馬索通過徑向速度觀測,發現半人馬座比鄰星的光譜譜線位置將產生周期性的藍移或紅移現象,推論半人馬座比鄰星擁有第二顆行星,且推論該行星每隔1907地球日以1.5AU的距離繞行母恒星軌道公轉;其次,美國天文學家弗裏茨本尼迪克特研究團隊在1990年代,曾經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資料,針對半人馬座比鄰星進行軌道周期在1000個地球日以下的行星分析,當時並沒有發現行星跡象,但近期他們重新檢視25年前哈勃太空望遠鏡資料,並針對軌道周期更長的行星分析,這次真的發現半人馬座比鄰星上有一顆軌道周期為1907地球日的行星;之後,意大利國家物理研究所(INAF)的天文學家拉斐爾利用甚大望遠鏡 上的行星搜尋器所觀測資料,也發現半人馬座比鄰星c的蹤跡

天文學家弗裏茨本尼迪克特結合了這三個研究成果,推論半人馬座比鄰星c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7倍。但保羅·伍茲在《自然天文學》發表的文章中表示,針對半人馬座比鄰星c不同觀測數據存在一些差異,並認為該行星的質量約為木星的5倍,並認為該行星可能被塵埃雲或類似土星環所包圍。目前天文學家對半人馬座比鄰星c本質的認定存在差異,但可以確認的是半人馬座比鄰星c是真正存在的。

這為後來人類移民半人馬做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