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完拜師禮,師徒名分已定。

道人道:“方才石堅提到的石遙是怎麼回事?”

石淩答道:“他啊……”便將自己所知盡數告知。

原來,那石遙也不是土生土長的石橋村人。乃是八年前被村中獵戶石猛收養。據那石猛講,是在進山狩獵歸來時,在村口的路邊撿到的。這石橋村地處偏僻,少有人過往,也不知是哪家狠心的父母遺棄的,也許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見到他時,也就剛剛滿月大小,包著白色緞麵薄被,眼睛睜得大大的,在夜色中閃閃發亮,不哭不鬧,甚是奇異。

從此便在石猛家撫養長大。那石猛年少時父母皆已過世,也未娶妻。見那嬰兒,同病相憐,格外寵溺。漸漸長大後,這石遙雖容貌俊秀,為人卻是乖戾跋扈,爭強好勝。自從石淩爹娘走後,仗著父親嬌寵,便經常嘲諷奚落石淩,更是帶著一眾孩童孤立欺負石淩,好像針對石淩就能讓人們忘記了他自己的身世來曆一般。石淩與他年紀相仿,碰到一起便針鋒相對,簡直勢同水火。村中長輩雖也出麵調和,卻無濟於事。

一年前,這石遙隨石猛進青龍山狩獵,正巧碰見青龍門下山弟子,見他氣質不凡,身手矯健,竟將他收入門下,渡入仙門了。

石猛雖然不舍,可也明白這是莫大的機緣,便隨他去了。回來後各種吹噓炫耀,說得那石遙好似人中之龍,虎中之王一般。

道人聽完,點了點頭,明白了來龍去脈。心道:“原來如此。”

然後鄭重對石淩說道:“還有一事,你須謹記。入山之後,絕不可再提你爹真正名諱,仍以石玉稱之。亦不可將你我淵源對任何人說起,你隻是我在村中所收弟子。不可四處探問,切記切記!另外,你爹的玉牌和畫像暫時交給我保管。其中緣由,待時機成熟,我自會與你說明白。你相信為師嗎?”

石淩點頭道:“我相信。石淩謹記。”說罷,便把玉牌交給了道人。

道人欣慰,將畫像取下卷好,又將那玉牌收入一古樸銅匣內,納入懷中。隨後對石淩道:“隨我走吧。”

石淩點頭,收拾幾件隨身衣物,站在屋內,心想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回來。舉目四望,似是要把屋內的樣子刻在眼裏,畢竟這裏有他曾經美好的記憶。片刻後,猛的轉身,向屋外行去,口中道:“師父,走吧!”

二人出門西行,來到村外。隻見道人取出一道玉符,口中念念有詞,隨後揚手一送,說道:“去吧!”

青光一閃,那玉符便飛向石堅家院。

二人走過石橋,來到無人處,隻見道人一揮衣袖,便架起一道赤紅劍光,攜上石淩,衝天而起,馳向青龍山。

石堅正坐在院中教訓石鐵,說得是慷慨激昂,唾沫亂飛。忽然一道玉符落在腿上。正自詫異,耳邊響起道人的傳音聲:“若石玉夫婦歸來,將此傳音符交給他。我們去也!”石堅忙起身收起玉符,躬身一揖,道:“是。”

也顧不上再訓斥那石鐵,抬頭望向天空,心中戚戚,眼中離離,開口唱到:“緬懷過去,常陶醉。想到舊事,歡笑麵上流淚。夢如人生,試問誰能料,石頭他朝成翡翠。韶華去四季暗中相隨,逝去了的都已逝去。啊……常見紅日照東方,每當變夕陽,便知時光去……”歌聲竟蒼涼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