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十六年,宮中。
皇後正與莫國公夫人在禦花園款款漫步,幾位宮女太監緊跟其後,頷首低眉,卻也不敢發出一點聲音來掃兩位貴人的興致。
有個宮女膽子稍大些,見皇後同莫國公夫人朝湖畔的涼亭走去,掌事姑姑未留意她們這裏時,偷偷望向那位娘娘高高隆起的肚子。
這位皇後幾個月前被診出喜脈,帝大喜,舉國同慶,免稅三年,崇國上下無不歡喜,可見嘉慶帝對皇後娘娘肚子裏這個孩子的重視。
算算日子也快十個月了,這皇後將要臨盆了,這時候最容易出事,內務府的大總管特意加派了人手,萬一出了什麼差池,那麼估計這在場的宮女太監都得給這位皇後肚子裏的孩子陪葬。
不過話又說回來,誰又能知道這位皇後娘娘肚子裏的是不是皇子呢,若是皇子的話,估計坤寧宮的某些人怕是笑不出來了。
“你在做什麼!”一聲威嚴十足的嗬斥聲響起,那位分心的宮女身子一抖,也沒膽量看眼前的人是誰了,“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連連磕頭,“奴婢罪該萬死,奴婢知錯了,奴婢...”沒等這位宮女說完,這位嗬斥聲的主人就打斷了她的話。
掌事姑姑正欲開口訓誡這位不知禮數的宮女,不巧,皇後那邊傳來聲音。
“彩蘭,本宮的肚子好痛,快去叫人。”
意料之內的訓誡聲沒有響起,彩蘭瞪了那宮女一眼後便快步上前,邊查看皇後的情況邊協調有序的指揮一旁的宮女,叫人抬來了轎子,扶著皇後娘娘回到了鳳棲宮。
鳳棲宮內,宮女嬤嬤不斷出入內外,彩蘭服侍在皇後娘娘身邊,為皇後拭去汗珠。看皇後這副模樣,估計是馬上要生了,於是彩蘭囑咐了下麵的人去找穩婆。
驀然,有太監前來稟告“彩蘭姑姑,方才宮女隻顧著娘娘臨產一事,做事笨手笨腳的,那莫國公夫人見這動靜,被驚嚇到了,看那樣子,感覺也快生了”
那太監本想先稟告一下皇後,畢竟人是皇後娘娘召來陪著散心的,可卻被彩蘭一個眼神製止住了。他隻好上前低聲稟報,盡量不讓皇後聽見。不過也是,此刻的皇後快要生了,人有些虛弱無力了,要留點力氣等接生婆來接生。
哪裏還能聽這些,若是因此情緒波動他可承擔不起。
“那還愣著做什麼,還不去找穩婆。”彩蘭低聲訓斥道。“今日無論哪位貴人出了差池,你腦袋就別想要了。”
見彩蘭發話,那太監也不說什麼了,急忙連諾幾聲,退下了。
接生婆很快就趕來了,彩蘭先是安撫好皇後的情緒,再慢慢攙扶著躺在床榻之上,開始接生。
鳳棲宮的偏院,這裏雖然沒有正殿那般金碧輝煌,但卻也是極好的。由碧雲扶著,也進入了接生。
在正殿,聽手下人稟告,嘉慶帝和莫國公早已聽到消息匆匆趕到,都是剛退朝不久趕來的,莫國公給嘉慶帝行了禮之後,便在嘉慶帝的下方位置坐了下來,靜等下人帶來的消息。雖說莫國公久經沙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理應是很從容不迫的,可是那扶著太師椅上的手緊緊握著,時又鬆開,暴露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想法。
不過嘉慶帝也並未注意到這邊莫國公的不對勁,他同樣神情嚴肅,臉上不太好看,眼眸望向殿外,等待下人的稟告,一時殿內氣氛僵硬,服侍在身旁的宮女太監,大氣也不敢出,恐擾貴人清淨。不過很快,有下人稟告,打破了殿內的僵局。
“奴婢見過皇上,見過莫國公大人”雖是事出緊急,但該有的禮數也是不應少的,行禮過後,彩蘭道。
“恭喜陛下,娘娘誕下了一位皇子。”彩蘭規規矩矩地答道。
此刻的莫國公也顧不上什麼禮數了,拱手作揖道,“恭喜陛下喜得貴子,微臣方才聽下人稟告,可如今微臣的妻還在產房內未得消息,請皇上準許微臣先行一步。”見來人是皇後身邊的掌事姑姑,莫國公就沒能指望聽到秦沁的消息,但礙於禮數,不得不聽完彩蘭的稟告,見稟告完了後,莫國公就迫不及待的起身道。
於情於理,嘉慶帝也沒有強行將莫國公留下來的道理,見莫國公發話,嘉慶帝點了點頭,算是應允了。
莫國公見此,嘉慶帝已然應允,也不多留,行完禮後,直往莫國公夫人所在的偏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