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章 遇莫筱敏(1 / 3)

這一次涵亮並沒有等多久就發現了異樣,隻見從大樹身上冒出一縷縷青色的光芒,向著石頭種子彙聚而去,涵亮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這神奇的一幕。

正看的入神隻聽“哢”的一聲,石頭種子居然碎裂開來,隻見空中飄蕩著一團青色的煙霧,青煙一出現瞬間便撲向涵亮,涵亮還沒來得及反應,青煙便包裹住了涵亮的頭。

待青煙消失殆盡涵亮也回過神來,原來這青煙內記載了一部名曰《枯榮訣》的修真功法。

所謂枯榮訣便是一種靈氣煉體的功法,而且隻能由木屬性靈根的人來修煉,這功法的不同之點就是,不是直接使用靈氣淬煉肉體丹田。

而是把木屬性靈力轉化成生命力,滋潤肉體,當肉體圓滿時,再使用生命力彙聚丹田,如同在丹田之下埋藏一顆種子一般。

待自己瀕臨死亡之時,紮根於丹田的種子就會爆發出一股強勁的生命力,讓自己死而複生,就相當於自己又多了一條命。

可是這也不是沒有限製的,枯榮決類似一種秘術,若身不死可當成一部啟蒙功法使用,可若借助此決複生以後,此決便無法運轉了,若強行修煉隻會經脈爆裂而亡。

看完這些涵亮喜出望外,恨不得馬上就開始修煉,可是為了小心起見,涵亮還是忍住衝動,又反反複複的觀摩好多遍,直到自己把腦海中的東西一字不差的記住,這才心情激動的開始人生中的第一次修煉。

枯榮訣分為三步,第一步教的是呼吸吐納之法,第二步是枯榮訣的行功路線,以及錘煉肉身化為生命種子的方法,第三步才是功法。

記住修煉法訣,涵亮隨即就盤膝而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靈氣。

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於吸收靈氣。

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幹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凝韻聽息。

舌頂上齶,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麵頂住。

因人之上齶有兩個窩,叫做“天池”,上通泥丸,漏神漏靈。

故煉功時必須堵住,如嬰兒哺乳之狀。行功前必須排除雜念,念想不除,無法控製靈氣。

一切準備就緒,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氣,用意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充呼出之氣。

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

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於丹田。

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髒原有一管,上係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

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為肺呼吸,這根管就逐漸閉塞了。

“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就是指的這根管。

所以行氣之時,不可強迫壓氣,也不可強製憋氣。

勿執著,勿勉強,隻要不痛就往下一點,發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慢慢衝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謂之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於吸人空中的遊離之靈氣,注潤丹田積蓄下來,使得靈氣不得外流,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隨著涵亮的吐納濃鬱的木靈氣撲麵而來,以吐納決吐納著天地靈氣,木靈氣在體內滋養著全身各處,通過枯榮訣的引導,又生成一股股生命之力,瘋狂的洗刷灌溉著肉體。

涵亮渾身被暖流覆蓋,意識中涵亮幻想著自己是一棵樹苗,貪婪的吸收著四周的養分,就在涵亮忘乎所有修煉之際,靈氣在進入丹田之時卻戛然而止,功法也隨意停止了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