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初下山(1 / 2)

“十六年前,元曆1037年,盧國王宮內發生竊案,丟失了一樣重要物件,盧王下令徹查,時任盧國的白崇將軍最為可疑,而後下令搜府,結果令人意外”,問天閣的望月亭上,閣中三弟子無感俯瞰山下,麵無表情地說著,一旁的李鳳則心不在焉。

“盧國之盾白崇,深的盧王信任,到底是何物能讓其慘遭滅門之罪”,問天閣的第九弟子李鳳站在一旁,望著皎皎銀鉤,神情突然凝重起來。

“鳳凰,你可曾聽過問天錄?”

“問天錄?有聽師傅提起過,那是什麼東西?”

“坊間傳聞,問天錄上麵記載著混沌術修煉之法,不僅僅如此,還記載著無盡財寶信息,在世人看來,雖然不知此書由來,可代表著力量和財富,”,無感停頓片刻後繼續說道:“數百年前,問天仙者魂歸於元,塵歸四海,閣中九位弟子因閣主之位相互爭鬥,問天閣迎來了數十年內亂,最後問天錄被一分為六,由六位弟子分別帶離了這裏,而其中一份就在盧國王室之內,當年丟失的物件便是問天錄其中之一”

“你的意思是,師傅要收回問天錄?”,李鳳微微一笑,他領悟到了無感的意思,此行下山不僅僅是曆練,最重要的是找到問天錄,將書帶回閣中。

“不錯,其實在問天閣創立之初並沒有曆練一事,弟子下山曆練因內亂而起,當年弟子叛逃,帶走問天錄,下任閣主不曾想到,磐石大陸之上各門各派皆因此書爭鬥不止,甚至掀起了血雨腥風,於是想出了曆練一法,不僅僅能讓我閣弟子經曆紅塵考驗,最重要的是尋找丟失的問天錄”

“原來如此,可你還沒說問天錄是怎麼來的呢”,沉默片刻後,李鳳問道。

“問天錄到底是何人所寫我閣也不是不清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問天閣誕生前就已經存在,也是問天閣由來,幾代閣主,數百年間,數次派人下山尋找都不得果,希望你能全部尋回”

“了解,不過我可不保證能尋回”,李鳳微笑著回道。

“尋不到也無妨,反正也找了這麼多年了,明日就不去送你了,記得帶上玉牌,問天閣規矩不用說了吧,期待你曆練成功”,無感離去之後,李鳳呆呆站在原地,還在瞭望著明月。

磐石大陸之上,江湖門派林立,千百年來,問天閣為至高門派,其中西邊天山門,南方紅水潭,東北雪觀,東海啟雲寺,中原三大派:劍山,靈湖,長青林被稱為七大門派。問天閣雖然為至高仙門,因其不問世事,不喜爭鬥,長期處於封閉狀態,所以不列入其中。即便如此,天下門派還是對問天閣有所敬畏。

問天閣弟子曆練時間一般為十八年,曆練的目的不僅僅是查找問天錄,更重要在於看清人間百態,感受紅塵世俗。時間一到必須回到閣中,隻有過了紅塵關的弟子方能得大道,成仙者。若有弟子過不了曆練,必遭受天罰,方能重新上路。

翌日清早,李鳳在武器庫中挑了一把直刀,簡單收拾一下,背著行囊穿過了山門結界,出門之後他大聲歡呼:“太好了,終於可以離開了”

“看來你是要承天罰呀,小鳳凰”,呼聲剛過,身後便傳來聲音,嚇得李鳳一哆嗦,緩緩轉身才得知是閣中五弟子韋十天。李鳳這才鬆了口氣,說道:“原來是五師兄,悄無聲息的想嚇死人呀,當然了,哪怕是要遭受天罰,我也不會再回到這破地了”

“也對,畢竟你是七師弟強行帶來的,想必也不願意永世待在閣中,可江湖險惡,希望你曆練過後有所改變”,韋十天輕笑一聲回答。

“也許吧,多年來承蒙您關照了,我知道大師兄在閉關,待其出關後幫我帶個話,也感謝他關照”

“一定帶到,不過你也得幫師兄弟帶點東西下山,這裏有三封信……”

很快穿過死亡之森到達了啟國邊境。啟北之地,黃土戈壁,黃沙漫天,寸草不生。除了數寥旅店,供旅商食宿外,幾乎沒有其他建築。李鳳找了一間旅店歇腳,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麵世,一路上看到少數尋常百姓也是充滿好奇,總是忍不住多看兩眼,仔細觀察。嘴裏還還不停的低聲念叨著:“這是男人,女人,小孩,老人,活生生的人呐”。行人見此行為舉止怪異,以為是精神患者,都不敢上去計較。

到了旅店之後,李鳳叫了滿滿一桌子菜,看著美味佳肴,忍不住口水直流,正要大快朵頤之時,旅店進來了三男兩女,五人手持長劍。著裝統一,身披青衣白襯,腰間佩戴著天山門腰牌。李鳳見其中一姑娘長相貌美,便注視良久,不料被其同伴發現,便上前嗬斥:“看什麼看,再看眼珠子都給你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