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西北小縣城,春風卷著沙子。
後衙堂屋內,薑沅正同洪仝說些什麼,聽到外麵沙沙聲,薑沅話題一頓,洪仝淡定起身關窗。
薑沅看了眼窗外渾黃的一片,心道,難怪洪仝死活要離開這地方了。
“少俠交代的事,本官已經命人去辦了。敢問少俠,本官何時走馬上任?”洪仝重新落座後,又將話題扯回。
薑沅睥過來,懶懶開口,“緩一個月吧,升太快容易叫人看出端倪。”
見人執著地還要開口,她又繼續道,“放心,大人如今是我家主子的救命恩人,這個恩他會報的。”
“救命恩人”四個字將洪知縣心裏那份焦灼和疑慮慢慢撫平。
多的話悉數吞入腹中,他親自給薑沅斟茶,“還是殿下和少俠思慮周全,那本官就靜候佳音。”
“嗯。”薑沅抿了口茶,坐在此處靜等。
她今日來,是奉義父安王之命,修改縣裏二十年前三月的一卷縣誌。
因為安王被大理寺卿君文楷質疑,二十年前,逾期運送軍糧是別有目的。
安王堅稱,那時,大隊人馬在西北小縣城遇上沙塵暴,不得已停隊整頓,這才逾期了半個月。
因此,薑沅才要來改縣誌,將沙塵暴,及大軍停頓添上去,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隻是這麼一來,少不得要收買知縣洪仝。
洪仝,在這小地方待了十五年,吃了十五年的沙,早就待得不耐煩了,他一心想去南屏上任。
但南屏那塊風水寶地,多少雙眼睛盯著,真調去那容易被查出來,反倒不妙。
因此薑沅在同洪仝討價還價時,費了些口舌,最終決定稟明安王後,給他升到別處當知州,好歹官升一級。
洪仝這才心滿意足地遣人去改縣誌。
薑沅在此坐等,改完後她得親自過目,確認無誤方可回去複命。
此時,本就不怎麼大的風沙已經卷過,外麵殘花落葉鋪了一地。
衙役踩著一地狼藉跑進來,“大人,大理寺卿君文楷,君大人在衙門口。”
“什麼!”
洪仝蹭地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大理寺卿也來了?
大理寺卿與安王是死對頭的事,連他都有所耳聞。
如今這兩方的人都衝他這小地方來。
這,這不要老命了嘛,這不!
薑沅被他誠惶誠恐的表情給逗樂了。
這才哪到哪,想她身為安王的左膀右臂,時常有人暗中勸她迷塗知返,她倒是想,但安王絕不會放過她。
她既不能做盡壞事,又不能不做壞事,以免被安王察覺她有異心,提前要她的命。
就好比這縣誌,要改,但原簿必須得捏在她手裏。
所以,她所承受得遠比洪仝多得多。
洪仝若連這點小事都擺不平,也別怪一輩子隻能當個知縣。
洪仝等了會,還以為這位安王派來的心腹會幫他出謀劃策,結果卻是無動於衷,許是想借機考驗他的應變能力,因此他也不敢叫他失望。
“就說本官……本官身子不爽利,去了醫館。你去把君大人請到本官府上,讓夫人先招待著,本官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