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時,地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昌朋二子生其中。萬八千歲,盤古奔於爻,昌朋走於圥,天地開辟,兩地分隔兆億不可及。
自太土初年始,這片土地上朝代更替變幻,龍裔帝胄開枝散葉,又衰敗破落。盛世也有,長的三四百年,短的四五十年,亂世也有,長短無從說起。
當今的皇室,白姓,國號甾,來源於太祖皇帝白貞庵發家之處,河北的古渡口甾慶縣,太祖仙逝之時因種種原因並未稱帝,傳位給長子白巧慎(即甾文帝),傳位後同年六月,甾文帝白巧慎揮師前朝皇都“豐京”,殺昏君載烹,誅宦官大奸童灌,結束亂世而稱帝,入位皇宮“白檀宮”,用當下的紀年法來算,就是公元一七六年為甾文帝的歸澤始慶元年。
歸澤始慶三十三年,文帝傳位第六子白徑先,稱甾武帝,年號國熙平盛,也出現了這片土地上的第八個盛世,“國熙盛世”。
帝位傳至當下已是第三代,皇帝白辛崇,稱甾靈帝,二十六歲繼位,年號同康百複,改國都“清元”為“昂都”,在位已有六年,六年鳥事沒幹,大肆搜刮民膏民脂,為他爹的“盛世”“添磚加瓦”。
同康百複元年,靈帝命三朝元老太師郭渾擴建白檀宮,重修正殿改名為禎祥大殿。郭渾為討好年輕的帝王,斥國庫巨資從大甾最西方的高原“脈州”牧州現伐現運了一百零三根巨大的檀木,據工匠記載,每一根檀木都有六七個成年人相擁著才能抱住的那般粗細,其高度均有九丈開外。白檀宮由此也成為了真正的白“檀”宮。由於昂都周邊勞力嚴重不足,郭渾想到了外招民工的蠢招,從天下十九州的牢獄中趕出來共三萬三千人前往昂都服勞役。
靈帝則搬去了昂都東北方的鵲山山脈的老君穀中遊樂狩獵好不快活。
這三萬三千的罪人男女老少都有,趕路的過程中已有出現患病死亡的,到達昂都時隻剩不到兩萬五千人,尤其最遠的幾個牧州過來的罪犯甚至十不剩三。郭渾沒得辦法,隻好開始抓壯丁,下勞役,待昂都擴建完畢之時,三萬餘人隻剩一萬四千四百餘人。
同年,靈帝昭告天下選美納妃,要求各牧州的州牧至少獻美三百名,大甾共牧十九州,也就是說,整整五千七百餘位少女要被送往白檀宮共其挑選。
同康百複二年秋,白檀宮擴建改建結束,整個昂都都城擴大了原來的三倍。
同年冬,國師顧太阿提議在昂都正北的鵲山最高峰鵲仙山上修建雲上仙宮“遊天闕”用以祭天避暑,並將圖紙獻上。
遊天闕總高剛好一仞,鵲仙山總高三仞有餘,加在一起正是穿過雲層鳥瞰太土天下的高度。
靈帝大喜,設遊天司專門負責遊天闕的建造工作,改徭役製度,大肆招集有勞動能力的壯年男性,由國師顧太阿統籌。
風調雨順之下,這種極其勞民傷財的龐大工程倒也不算什麼災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民搏君一笑也算君民同樂了,但戰火可是剛剛熄滅了一百多年,果然,天怒來的極快。
同康百複三年春,從北到南的三大流域中,北水甾河流域洪水泛濫,受災的牧州多達六個。中水粼江流域突發蟲災,億萬計的草麻子從西部高原順流而下,所有春播的秧苗全部遭災。南水釜江流域算是最平穩的,可下遊東南沿海卻被海上突襲的妖風席卷肆虐,因山嶺眾多,風後受傷死亡的百姓短期無法得到妥善的安置,接連爆發了近百場大大小小的瘟疫。
同年秋,十三牧州,哀殍遍野,易子而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將近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