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伯的曾祖父跟著盛太宗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因此獲封保定公。
懷遠伯的祖父是保定公嫡長子,承襲郡侯,是為會寧侯,兩個同胞弟弟封了縣伯,一個弘遠伯,一個定遠伯。
懷遠伯的父親則是會寧侯嫡長子,承襲郡伯,是為永寧伯。其餘叔父便無爵位可襲了。兩位叔公的兒子們也無爵位可襲。
大盛的規矩是,臣子封爵,嫡長子降等襲爵,其餘嫡子也封爵,但要再低兩等。
若是皇室子孫,也是同理,不過其餘嫡子隻低一等,而且庶子也能封爵,比嫡子再低二等就是了,這些爵位也都是能傳下去的,一直低到最末等的縣伯為止。
單字封號的是親王和國公,雙字封號的是郡王和郡公,郡伯封號帶永字,縣伯則帶遠字,以此區分。
十幾年前弘遠伯撒手人寰了,弘遠伯府也就覆滅了,好在幾個兒孫都有個一官半職,嫡女弘樂亭主嫁得也不錯,再靠著主心骨弘遠伯夫人支撐著,永寧伯和定遠伯也都會給這位叔母\/嫂嫂幾分麵子。
定遠伯府情況也差不多,其嫡女是為定嘉亭主。
淩家嫡係目前也隻剩下懷遠伯一家還保留著爵位。弘樂亭主和定嘉亭主按輩分說起來是懷遠伯的堂姑。
永寧伯的嫡女長寧鄉君是懷遠伯的姐姐,嫁的是從一品太子太傅的嫡幼子。
當時的太子在後來的奪嫡爭鬥中殞命,後來當今天子登基後,清算各方殘餘的奪嫡勢力。
太子太傅倒是沒有被多牽連,畢竟前太子本就是正統,又已經殯天,多少還是要給點麵子。
太子太傅趁機致仕,不參與朝堂鬥爭。
其嫡長子,也就是長寧鄉君的丈夫長寧鄉馬的長兄,時任從五品吏部考功郎中,急流勇退,上書自請調任從五品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讀學士沒有實權,看似平調實則暗貶,也算是保全了一家子的榮華富貴。
至於長寧鄉馬,郡馬鄉馬等和爵位一樣,享受俸祿卻沒有實權,也不能入朝為官。
長寧鄉君也有單獨的府邸,一家子就住在這兒。
大盛朝的規矩是,勳爵不能聯姻,所以勳爵之家隻能娶普通官員家的女子,也隻能嫁到普通官員家。
這些世家盤根錯節,若是一直襲爵下去,還互相聯姻,恐怕連皇帝也不敢動,因此鐵帽子王少之又少,也不能互相聯姻。
還有駙馬郡馬之類的,也算爵位的一種,享受朝廷的俸祿,但不能當官,也不能襲爵下去。
女子的爵位可以由女兒承襲,也是降一等,比如鄉君的女兒是為亭主。
懷遠伯府的封地是懷遠伯的同胞弟弟在管理,特地給他安排了一個封地上的官職。
其餘庶弟,有一官半職的就在就職地安家,雖然都是閑職,但到底也是吃上官家飯了。
沒有官職的就住在各個莊子上,替懷遠伯府打理產業。
懷遠伯府內,懷遠伯夫婦住主院,其餘子女各自擁有一個院子。
正妻和丈夫住在院子的正院,側室和妾室都是一人一個單獨的小偏院,有定額的奴仆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