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搬進新家(1 / 2)

易聞沐想了想,問牙子有沒有門路能聯係到農人,總得把莊子打理起來,田地也不能荒廢。

打理莊子有三種辦法。

第一種,像買奴仆一樣買斷農人,這是要簽賣身契的,然後派他們去種田,住就住在莊子裏,每個月給點工錢。田地所出全部歸主人所有。

第二種,雇附近的農人來種田。收成一人一半。莊子不給他們住,定期派人去打掃即可。但這樣相當於莊子一直都是空房,總感覺浪費了。

第三種,把莊子租出去,每年交房租,或者拿糧食抵。他們如果要種地,田地收成還是一人一半。

前兩種他們如果起了興致可以去莊子上度假,第三種就不行了。

易聞沐一時拿不定主意。

其實第一種對他們來說風險最小,也不用操心什麼,但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

算起來現在總共剩下不到十二兩,也不能都花個精光,要撐到下個月易爹的發薪日,還有將近半個月呢。

牙子想了想,道:“小人去問了再來府上回稟貴人。”

幾人點頭。

易父易母去辦過戶手續,其餘眾人就馬不停蹄地搬進了新家。

這是一個標準的三進院,不大不小。

大門是八尺七寸六分的,還算氣派。

倒座房共八間房,一間最大的用來待客。

老仆張叔身為門房,又上了年紀,就讓他住在倒座房最東側,離大門也近。

正房三間,易父易母住。

正房東西兩側各兩間耳房,都是一大一小。

兩個青壯年清風和清河住西側那間大耳房,離後門也近。

馬廄就在後門外。

他倆和小廝的名字還是易聞沐起的。

清風比較機靈,做事也圓滑,讓他跟著易爹伺候。

清河雖不會寫字但懂點算數,人也沉穩,讓他做管家,負責采買。

李婆子和孫婆子住東側大耳房,旁邊那間小的則當做庫房。

東廂房和西廂房各三間,都帶一間小耳房。

易聞溪住東廂房,小廝清書住東廂耳。

西廂房當客房,西廂耳則是茅房。

後罩院從後門進來是柴房、茅房和浴房,中間隔了一道洞門。

再往東共六間房。最東邊一間稍小,就讓小蝶一個人住。

緊挨著的三間給易聞沐住,另兩間大些的就空著,以後再招女仆可以住這兒,或者當客房也可以。

宅子倒很幹淨,該有的家具都有,略微打掃了下就開始搬東西了。

歸置好所有物品已經中午,眾人啃了沒吃完的幹糧對付一口。

吃完,奴仆們都去忙了。

易爹懶懶地躺在榻上小憩,易聞溪則被易母趕去溫書。

易母和易聞沐坐在正房裏商討接下去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