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的始末*
#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
2018年,
我在筆記本上開啟了漿果的第一個故事——《明天可期》。
《明天可期》寫作進入到最後……
很意外的,兩個女孩子進入到了我的腦海中。
一個便是溫楊,另一個便是簡沐姿。
我被他們影響得無法繼續完成《明天可期》,於是暫停了手頭的寫作進程,全心投入到了《你不要再孤單》的準備之中。
而隨著時間積累,越來越多的細節開始不自覺的鑽入了腦海。
我逐漸確定,《你不要再孤單》會是自己想要寫的故事。
……
開啟《你不要再孤單》以前……
我確定了簡沐姿120急救醫生的工作。
同一時間,也確定了溫楊巡邏民警的工作。
……
在故事的選材上,真實是我的第一要求。
我搜集了幾十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真實急救故事、幾十個真實的基層民警故事。
簡單的一句話、幾句話新聞報道,卻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在進行了首輪篩選之後,
我留下了一些自己能夠且願意為之說話的故事。
給已經挑選出的新聞故事相對適合的文內時間,再將其插入兩位主角的故事時間,適當調整。
將兩者進行融合,由此完成了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時間線。
期間,二輪刪減、增加情節、改編情節完畢。
……
譬如,楊長榮這個人物是有原型的。
公安局長的奉獻與付出方麵,
楊長榮的原型是時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長——任長霞。
除此以外……
改編自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
退休老王師傅痛失愛女,這也是改編自那場災難的真實故事。
改編自安徽小學生寫作業與母親答案不一致撥打110求助。
改編自杭州包夜大學生的膀\/\/胱炸裂事件。
改編自喝早茶的老人搖醒整個居民區居民事件。
改編自上海校園暴力致傷者癱瘓事件。
改編自湖北物流園區司機駕車撞人死傷事件。
改編自四川久坐麻將館以至急性心梗事件。
改編自四川民警抑鬱症自殺事件。
等等,等等。
包括溫楊所遇到的拆遷征收事件,
同樣是改編自某行業全國先進工作者的真實故事。
非常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拆遷並沒有得到如文中一般的結局。
而這個拆遷其實比文裏的時間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這是2018年至2019年的拆遷征收,而其所在城市經濟排名一直居於國內前十。
這樣的城市,當地中院判決了商業街業主敗訴。
而商業街的所有業主也在強壓之下全部簽字妥協。
僅希望未來,正義之光能夠不畏強權、普照大地。
在此同寄希望於未來的法官,寄希望於未來的領導、未來的主人翁。
……
Emmm……
大概是我的強迫症作祟。
我一直認為,
當自己對想要寫的故事有一個較初級的了解和身體力行後才有資格動筆。
書本知識和可查資料的積累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我希望自己能夠身體力行的去掌握。
畢竟身體力行之後,往往更能以普通人的視角言之有物。
另外,《你不要再孤單》是一篇相對來講較職業化的故事。
因此,非專業出身的我必須事前做一番與之匹配的準備。
如今到了完結之時,可以回答好奇我專業的小可愛們……
我在大學所學的專業與簡聽一樣,國際金融。
……
開始《孤單》前,我去了本地的紅十字會。
參加了紅十字會的初級救護員培訓課程,最終取得了紅十字會頒發的初級救護員資格證書。
Hhhhhh……
與溫楊一樣,我買了一隻智能心肺複蘇模擬假人回家。
為的是能夠切實感受到CPR按壓時間產生的疲勞感。
當然,
假人先生也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經常練習在培訓課上學到的內容,以便我能在遇到突發事件時運用肌肉記憶產生的手感幫助到他人。
在此感謝與簡沐姿烏龜寵物同名的假人先生——“big boss”。
感謝假人先生陪我寫完了《你不要再孤單》。
拿到救護員證之後,我報名了國際馬拉鬆醫療保障工作的誌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