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崛起實際上是曆史上偉大的政治成功的事跡之一。這個未受過教育的“一戰”中的無名士兵在以往所有的經曆中都是一事無成,卻在1933年掌握了國家政權,在一個無望解決社會和政治問題的國家,不到五年,他給國家帶來了穩定和希望。感激不盡的民眾高呼他為領袖和救星。他減少了失業穩定了貨幣,提供了有效的社會立法,並給成千上萬的工人帶來了具有吸引力的工作機會。他使這片土地上的年輕人沿著灑滿陽光的大路高歌行進。他為德國人民締造了一個新的社會。他修築了宏偉的高速公路並許諾讓每個勞動者都擁有汽車。他貶斥《凡爾賽條約》的勝方並撕毀了這一被全德國人視為恥辱的條約。在一係列出人意料的卓越行動中,他創造了一個勝利、強大而自豪的德國,重新武裝了萊茵地區,並且吞並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位馳騁歐洲一時的政治巨人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他的幼稚。他幾乎沒有能力實現心理、感情、藝術或性的成熟發展。
希特勒力圖通過在感傷的獨白中敘述自己少年時的任意妄為來追尋自己的童年記憶;他確信世界上存在具有魔力的長生不老的萬能藥,而且他還認真考慮要去印度探險以找到這種藥。他向秘書透露,他之所以成為一個素食主義者,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相信使大象延年益壽的食品也會有助於他的長壽。
他吃掉大量糖果和巧克力,像個孩子似的追求著口感的滿足。他的侍從回憶他在緊張時刻特別愛吃巧克力。在元首會議上,他會離開房間,去吃幾顆巧克力,然後再回到會上。在激動的時刻,這位身為千年帝國的元首還有吮小指的嗜好。
他還喜歡去旅遊和野餐。一個親密的夥伴在日記中記錄了元首的狂熱。1926年3月,在驅車前往符滕堡的途中,希特勒就像個精力充沛的小夥子,又唱又笑,還吹著口哨。
1939年3月當他逼迫捷克總統哈薩簽署了將國家割讓給德國的協定時,他高興地跑到秘書那裏,叫喊著,“孩子們,我是如此幸福,我真想原地倒立!”
1939年當得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的消息後,他衝委員會高喊,“這難道沒使世界再度站立起來嗎?”於是便沉浸在一種徹底放縱的情緒中。他欣喜若狂地敲打著自己的膝蓋,大叫著,我們真地控製住他們(西方勢力)了!
一部新聞影片記錄下了在法國戰敗而成為傀儡國以後這位曾被稱為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指揮者的反應:他格格地笑著,並高興地拍著自己的大腿。
他喜歡鬧情緒,跑掉,然後藏起來,或是大發脾氣。一位英國外交官回憶到,有一次餐桌上的談話不合元首的意思,他的整個舉止就像是一個被寵壞了的鬧情緒的孩子。
他聞名的憤怒幾乎都不是由重大的政治和軍事失敗引起的。在1932年競選總統失利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阿登戰役失敗時,抑或是被暗殺威脅時,他總是泰然處之,表現出極強的自製力。最終,在失敗已注定而他身邊的許多人都決定要死在柏林時,他們都陷入了歇斯底裏的狀態。但希特勒卻沒有這樣。他的速記員回憶起,在最後一次軍事會議上,他像往常一樣鎮靜,而且將自己的情緒控製得很好。他發怒一般是由小事引起的。當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侍從忘了他喜歡的礦泉水,或是誰提出他哼錯了音調,他就會大叫或者用拳頭砸桌子或牆,有時還會四肢平伸躺在地板上,好像受到了折磨。
有時希特勒的激怒似乎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精心策劃的,這是他迫使對手屈服的一個武器。的確,通過叫囂著要鏟除布拉格而進行要挾,希特勒使老邁的捷克總統哈薩顫抖著屈服,而他則從中體會到了成功。
他喜歡讀德國作家卡爾-麥伊的作品,這些小說都是關於美國西部冒險故事的。
不僅希特勒一人崇拜邁伊筆下無畏的英雄,邁伊的書賣出了成千上萬本,德國那一代的男孩子都被書中的英雄創舉所迷住。然而,幾乎沒有人比希特勒更忠誠和持久的了。作為總理,為表示敬意,他在自己的圖書館設立了個書架專門存放邁伊親筆書寫的用上等皮紙精裝而成的書。他讀了無數遍書裏的故事,在他的“餐桌談話”中他對這些故事做出了高度評價。他還認為卡爾·邁伊最清楚如何打敗蘇軍,並告訴侍從,“我已命令每位官員按照他的方式行動……卡爾·邁伊的書講述了如何同印第安人作戰。那是俄國人的戰鬥方式——他們像印第安人一樣躲在樹後,然後跳出來殺人!”
他愛玩搭積木。原財政部部長驚異地回憶起,當被召到希特勒私人辦公室討論一項有關國家銀行資助元首建築計劃的貸款時,他所見到的情景:
房門打開,希特勒躺在地板上,許多建築玩具整齊有序地擺在他麵前得知客人已到,希特勒並未站起來,而是邀請客人坐在地板上。他的第一句話是:“這難道不美嗎?我們一定要把柏林建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希特勒找到的解決複雜的政治和道德問題的辦法通常是幼稚而殘酷的簡單。當他說解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最好方法就是殺掉國大黨的領導時,英國外交官都為之一驚。他說,如果殺死甘地仍不足以使他們屈服,那就殺掉更多的國大黨領導人;如果那樣還不行,再多殺二百人,直至秩序確立。
一位睿智的曆史學家意味深長地說,如果希特勒在“二戰”之前死去,恐怕他的國人會把他作為德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偉大的阿道夫來紀念。(多位曆史學家這樣說過,據我所知就包括德國曆史學家哈夫納,在他的《解讀希特勒》如此寫過。還有英國曆史學家伊恩-克肖。)
他像一個獨裁國家的國王一樣不受指責,有時特權更多。他就是民族英雄,德國的喬治·華盛頓,那個從所有壓迫者手中為國家贏得了自由的人
希特勒的死對頭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對此也深有感觸。1937年,他已目睹了希特勒的許多業績,並稱之為“整個世界曆史中最非凡的成就”。
身體特征
就身體外形而言,希特勒似乎並不足以擔當民族英雄和曆史的力量這麼大的角色。他看起來更像是維也納二流咖啡廳的見習侍者,以至於當英國貴族出身的哈利法克斯勳爵第一次與希特勒見麵時,差點習慣性地將大衣脫下來給希特勒拿著。
他的肩膀狹窄,胸部皮膚白皙光潔,沒有汗毛,。他的腿出奇的短,有點羅圈腿,顯得很是渾圓,而腳卻格外地大,他經常穿肥大的馬褲和巨大的長筒馬靴,但這似乎並不適合他。他走路頗有些裝腔作勢;總愛拖著左腳。他還留著查理·卓別林式的短髭。
希特勒很欣賞自己那一雙纖長優美的手,對別人的手也特別感興趣。在他的圖書館裏,收藏了一本他經常翻閱的包括許多名人的手的照片和圖片的書,他尤其喜歡向客人炫耀自己的手與他心目中的英雄弗裏德裏希大帝的手是如何地相像。他確信他能通過手相判斷人們的性格和忠誠度。當初次與人見麵時,他不僅會緊盯著別人的眼睛,而且會仔細看別人的手(他對人們的褒貶是根據他們的手足的形狀和類型來確定的),人們會因此受到尊重或蔑視。他的鼻子大而粗糙。雜亂的胡須正好修剪得足以遮掩他外露的缺陷。他的牙齒是棕黃色的,充滿了填塞的東西和縫隙,所以當他笑的時候,總用手掩住嘴
張粗糙而並不突出的臉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眼睛。那雙藍色的眼睛出奇地亮,還帶著一抹灰綠色,幾乎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提到那雙怪異的咄咄逼人的眼睛。
希特勒自己常常發覺他的眼睛很像他的母親。反過來,她的眼睛又令他想起希臘女神美杜莎( Medusa)的眼神,她的一瞥能把男人變成石頭或使他們虛弱無力。希特勒絕對是迷上弗蘭茨·馮·施圖克( Franz Von Stuck)繪製的一幅擁有著恐怖雙眼的美杜莎的著名肖像。當他初次在漢夫施丹格爾家見到這幅畫時,他大叫道,“那雙眼睛,漢夫施丹格爾!那雙眼睛!那是我母親的眼睛!”
他很清楚自己那雙有些突出的閃亮眼睛的力量,沒有睫毛的眼瞼更增強了它們催眠的效果。他在鏡子前練習用銳利的目光注視,並且一見到陌生人,他就這樣看著別人。在用餐或喝茶時,他力圖以目光逼視客人。他的建築師施佩爾顯然也喜歡這種遊戲:“一次當我們在茶室中就座於圓桌周圍,希特勒開始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我並未垂下眼簾,而是將此視為一個挑戰。誰知道在這種對視的鬥爭中最初的動機是什麼?我曾有過別的對手,而且過去總是戰勝對方,但這次,我似乎必須始終鼓足驚人的勇氣,才沒有屈服於曾經湧起的向別處看的衝動,直至希特勒突然閉上眼睛,把頭轉向旁邊的女士。”
以《第三帝國的興亡》聞名於世的作者威廉夏伊勒,盡管他本人非常反感希特勒,但是在他的回憶錄中,也描述了希特勒的眼睛,並承認,希特勒的魅力實在難以抵擋:
“盡管希特勒相貌平平,但他的眼睛特別引人注意,那是雙能攝人心魄的眼睛,敏銳而具有洞察力。我盡可能地近距離觀察了一下,發現他的眼睛是亮藍色的。但是當你第一眼看見它們的時候,最吸引你的東西絕不是它們的顏色,而是它們對你的注視,那裏麵蘊含著無盡的能量,似乎要徹底把你看穿。對於那些受希特勒感召,對他充滿恐懼與狂熱,卻又任由他支配的人來說,隻要希特勒看上他們一眼,他們立刻就會全無力氣,而且這一招對於女性尤其見效。看著這些德國民眾,我突然想到了畫家筆下的美杜莎,人們傳說隻要男子看到了這位蛇發女妖的眼睛。就會立刻被變成石頭或者失去力氣。”
“我發現那些與希特勒相伴多年的納粹高官,哪怕他們的資曆再老,平日的性格再剛強,隻要希特勒停下來和他說句話,他整個人立刻都會僵硬起來,被希特勒極具穿透力的目光蠱惑。一開始我以為隻有德國人才會有這樣的反應,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去采訪一個外國使節接待會,我才注意到每一個使節都為希特勒的眼神所傾倒。就在我離開柏林準備前往紐倫堡之前的一兩天,多德大使那活潑年輕的女兒瑪莎多德專門告訴我,要小心希特勒的眼睛,她說:“你怎麼也忘不了他的眼睛,它們會完全征服你。”
有問題 就會有答案
登錄
怎樣客觀評價希特勒?
知乎 · 493 個回答 · 1641 人關注
求知欲極強
2923 人讚同 · 658 人喜歡了該回答
是什麼玩意都可以,唯獨不應該是個人。
如果活到戰後紐倫堡法庭必然判他絞刑。
不是因為他的罪恰巧適用於絞刑,而是當時全人類法律裏最重的刑法隻有絞刑。
對希特勒兩大錯誤解讀:隻殺猶太,相當清廉
論清廉
1925年,希特勒以兩萬馬克巨額入手了一輛梅賽德斯奔馳。
1929年,希特勒租下了慕尼黑的一幢豪宅和阿爾卑斯山上的一個別墅,並雇用了16名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