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武之地,疆域廣闊,西連阿麥雪域綿綿不絕,北承祁爾荒漠遼闊無垠,東、南兩麵臨尾海茫茫無際,各氏族混居於此,風俗民風各不相同,時日一久難免爭端。雖偶有戰事,卻能很快平息。自瀾江百年一遇的洪水過後,沿江兩岸便陷入混戰,隨即戰火綿延至聖武各地。各路梟雄為奪一統,紛爭不斷。
元庚年,天降異象,紅雲燒天持續一月有餘。世人皆傳言,天選之子將降臨人間,救聖武百姓於水火,創太平之盛世。十年後,北川樊城守將穆初皇苦天下混戰久已,以樊城守將之身揭竿而起,與一眾結拜兄弟曆經艱險後得以創立澧朝,稱嚴武帝,建都鄴京。而後天下分五州,賞與功勳最為卓著的五人,即平州睿王司馬月,鬆州成王福晟,臨州永王李承載,遠州漠王遲煉,川州慶王原清嵐。
嚴武帝深諳人性,共患難易也,共富貴難哉,為防五州之王日久生出異心,保澧朝千秋萬代,擢各州王隻享各州府進貢,協同各州府官員治理疆域,不得私建軍隊,各州衛軍將領皆由鄴京派軍將前往擔任。各州王無宣召不得擅自離開封地或者前往鄴京。
嚴武帝又在鄴京東麵五十裏外的七辯山修建同足堂,遍請天下名師,令各州王世子年過十五後便前來鄴京同王子王孫學習治國安邦之道,修身齊家之術。待弱冠之後,參與殿前論辯合格者才能返回封地,襲爵為王。
嚴武帝另在各州設州巡按,五年入京述職一次,將各州情況上承天聽。
瀾江由川州九思峰發源,貫穿聖武之地,向臨州、鬆州奔去,直至彙入大海。而流經之地最肥沃的魚桑平原便是鄴京。其中鬆州、平州近海,嚴武帝在兩州各選一縣,即鬆州蘇縣,平州梅縣各設海易司,並選以當地實力雄厚商賈為皇商,協助海易司管理澧朝與海外的貿易。
此後內外一心,澧朝日漸強盛。聖武之地煥發生機,民間皆稱頌穆氏乃天命所歸,百姓之福。
繼嚴武帝後,平寧帝、高熙帝均為明君,重視人才選拔,興修水利,體鑒民情,嚴執律法,澧朝更上一層。
至景明帝,貪好女色,興土木,修築無數華麗宮殿以充天下美女。可笑的是景明帝子嗣艱難,辛勤多年,後宮竟然無一所出。直至泰和二十五年,景明帝四十八歲之際,麒麟宮良妃薑氏才懷有身孕,並於次年產下龍子。景明帝因多年酒色掏空龍體,在立下太子不久後便纏綿病榻。
泰和二十九年春,景明帝薨逝,新皇登基,年紀僅有三歲,改國號仁安,朝政宮廷均為太後薑氏以及一眾外戚、宦官把持。外戚宦官仗著權勢買官賣官,又增加賦稅,朝令夕改,令百姓苦不堪言,不甘受苦者競相上山為寇,自此匪患不斷。各地藩王勢力表麵臣服,實則各懷心思,蠢蠢欲動。澧朝表麵如故,實則已顯分崩離析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