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dharma-vipralopa(1 / 2)

正法絕滅之意。指佛法衰頹之時代。與‘末世’、‘末代’同義。乃正、像、末三時之一。教法住世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變遷。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之本以教(教法)、行(修行)、證(證果)之具足或不具足,配於正、像、末三時之說,謂如來滅度後,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雖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證果,稱為像法(像,相似之意)。教法垂世,人雖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證果,稱為末法。末法之世即稱為末世。 佛教術語 正、像、末三時之一。謂去佛世長遠而教法轉微末之時期也。法華嘉祥疏五曰:“轉複微末,謂末法時。”三時有四說。一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謂不能治本的法術。係儒家對法家刑名之學的蔑稱。

佛教語。指佛法的衰微時期。

泛指宗教的衰微。 末法時期在佛教中是指從人類社會進入一個逐漸衰落的階段,其中人們的道德意識日益淡薄,信仰和知識也逐漸喪失。在這個時期,許多邪惡的力量會試圖破壞和扭曲佛法和佛教徒的形象。根據佛教的劃分,它屬於佛法力量的減弱期,與正法和像法時期相對。 關於三時之時限,諸說不一,有謂佛陀入滅後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或謂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之後,方為末法時期,此時期曆經一萬年後,佛法則滅盡;或謂正法一千年,像法、末法各有五千年。然綜觀諸經論之說,大多以末法為一萬年。【雜阿含經卷二十五、卷三十二、佛臨涅槃記法住經、大般若經卷三○二初分難聞功德品、大乘同性經卷下、法華經安樂行品、八十華嚴卷四十五、法滅盡經、無量壽經卷下】。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

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

在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

佛教認為,在釋迦牟尼入滅後,佛法住世曆經正法、像法時代,修行證悟者逐漸減少,從而進入末法時代。

“正法、像法、末法”三時觀,是佛教中一種重要的時代觀。

按照釋迦摩尼佛入滅之後算起,那麼我們現在所處於的時代的就是末法時代!

對於這三個時代,唐朝的窺基法師有一個精煉的說明:

“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

這就是說,在佛入滅後,佛法住世有三個時代: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多能證果,這是正法時代;

雖有教法及修行者,但多不能證果,稱為像法時代;

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即為末法時代。

簡言之,佛教認為自身將經過正法、像法、末法三個發展階段,逐步走向衰頹;

佛教在這世界存在的三個階段,就像人會生老病死一樣,分為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

乃至佛法完全消失。直到娑婆世界的第二佛“彌勒佛”出世!

正法時期:佛陀在世的500年,因為見過他、聽過他教誨的人不少,知道佛的真實存在,所以隻要聽到、看到、想到佛陀的形象和道理,都能毫不猶豫的接受並修成正果。

像法時期:過了1000年的時候,見過佛陀的人都漸漸不在了,人們開始認為佛陀隻是個存在的傳說,所講的佛理也不再把它奉為真理,而是熱衷於建廟了、做法事啊之類的皮麵上的事情了,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人能夠修成正果。

末法時期:隨後的10000年,包括現在,人們開始不懂得真正的佛法,不相信真正的佛法,天魔的魔子魔孫都紛紛出來詆毀佛法,甚至冒稱佛教弟子說假的佛法,或披上僧衣敗壞佛教風氣,做出種種不端的行為,“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佛教漸漸走向消亡,最後完全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隻剩下“阿彌陀佛”四個字了。

末法時代,信仰佛教的人數漸漸稀少,修行的人更少,修行而證聖道的人則已少之又少,到最後佛法也就被世間的邪說和物欲所淹沒,縱然尚有佛經存在,也沒有人去信受奉行。此乃末法時代異象之顯現!末法時代其實並不單單指的“佛教”,也包括了其他教派,好比儒、道,很多教派都已顯現末法!

末法時代,就佛教而言,“寺院商業化”。打著佛教旗號以金錢為目的的,大有人在。

基於這一認識,從而號召佛教徒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深深的憂患意識,嚴持戒律,精進努力,使佛法久留人間,造福眾生。

三個時代時限說法不一

有的說佛陀入滅後正法有一千年,像法有五百年,然後進入末法時代;有的說正法、像法各有五百年;

有的說正法、像法各有一千年……甚至於針對過去現在未來不同的佛,還劃定了不同的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