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感謝時光(1 / 1)

後記:感謝時光

我整理完稿子,張小萌已經上大三了。

她的成長路上,別人看起來繁花似錦,我明白一直都是大雨滂沱。原以為上大學就輕鬆了,每天美美的,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浙大真的是個很內卷的地方,又恰逢教育部發文要讓大學生“忙起來”,於是浙大生就更忙了。

張小萌曾感歎:為什麼我讀中小學的時候中小學壓力那麼大,我上了大學,教育主管部門千方百計為中小學生減負而又要給大學生增負?教育部到底對我有什麼意見?話雖這麼說,她還是義無反顧一頭紮進了“內卷”的汪洋大海。

她經曆過“落後就要挨打”的痛苦,知道自己資質平平,所以隻能笨鳥先飛以跟上大部隊。剛上大學的時候,凡有什麼自認為可以爭取的機會都盡量去爭取,但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失敗,以至於我問她是不是很難過的時候,她淡淡地說:“失敗多了,知道自己的分量,也就不會那麼矯情地哭了。”也曾經在某一次挫敗襲來時發朋友圈:“隻要他們願意,分分鍾都可以碾壓我。”

但她在了解自己平平無奇的時候,又盡量讓自己開出美麗的花。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分別獲得了一、二等獎學金和諸多單項榮譽,爭取到國外交流機會,開拓校外實習路徑,參加西藏支教、自學報考托福,成為學校電視台一分子,學會了視頻剪攝、

公眾號編輯、課件製作等技能……完完全全走在一條自我成長的路上。

把張小萌培養成人送進大學,對我來說,好像終於小心地答完一張大考的試卷。其實,與其說是我培養了她,不如說是她教育了我;與其說是我在付出,不如說是我在得到。

張小萌留給我回味的,更多是那些我們相處時的溫馨時光。

我們曾經每周選擇一個咖啡店或者甜品店,人手一書,一杯咖啡、一碟甜品,靜靜度過一個下午。城市廣場的老時光、倉橋直街的大象咖啡館,還有銀泰城的咖啡陪你、貢茶……以及那些關門又開門的小店。有一年的每一個晚上,我們彼此陪伴,我工作,她做作業,燭光、紅茶,天冷的時候還有熱乎乎的紅薯。那些美好的時光,一去不複返,但永存腦海。

她上大學後,我慢慢覺得從前引領她的我,正在漸漸被她引領。她在大學裏的盡力,是我在大學時期無法比擬的。有時候我會憂慮她能不能有一個好工作,但更多時候我覺得她這樣自律又有責任心、講規則又有創意的人,在哪裏都會很出色。

張小萌上大學以後,我對她的記錄停了下來,一方麵是我能寫的素材少了,但更多的是因為經常不寫就形成了惰性。而這種惰性,使得這本應該在2019年下半年就整理出來的書稿無限期擱置了。

重新整理書稿,是因為2021年6月

我做了人生中第一次粉絲,認為自己遇到了閃閃發光的“理想中的自己”,是偶像的優秀和生動喚醒了我那些正在沉睡的美好品質。半年多來,我從未懈怠。

其實要感謝很多人,如當初支持《等風來》的讀者,信任我的學校和家長。他們的支持給我信心、力量和便捷,使我終於迎來“等花開”。

最後,希望所有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盡力”的人,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愛你們!謝謝你們!

2022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