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奇愈

歡迎走進替代醫學的世界。在這裏,東方哲學融入物理學、生物學、尖端醫學,靈性與科學並肩而行,超越冥想,甚至能輔助或者替代精湛的西方治療技術。

1988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多洛雷絲·克裏格(Dolores Krieger)和迪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是替代醫學潮流中的傑出人物。他們都自稱給患者帶來了意外的康複、神奇的療效等一大堆好處,都自稱既是科學又是神秘主義者,但除此之外,他們彼此之間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在替代醫學領域,多洛雷絲·克裏格創辦的公司屬於中小企業,經營良好卻規模不大;而迪帕克·喬普拉則擁有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多洛雷絲·克裏格的追隨者僅有幾千人,而迪帕克·喬普拉則擁有數百萬的粉絲。克裏格的思想導師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神智學者,是一種神秘學說的信徒,從古今信仰中尋找絕對真理;喬普拉則是印度教宗師瑪哈裏希·瑪赫西·優濟(Maharishi Mahesh Yogi)的學生兼教子,後者首創的超越冥想運動曾風靡全球。最後,克裏格的科學知識極其有限,他的著作中充滿了對物理理論笨拙且含糊不清的引用;而喬普拉卻能就內分泌學、量子力學、宇宙學,以及神秘的超弦理論等侃侃而談,而且看起來還總像那

麼回事兒。

若要介紹多洛雷絲·克裏格和迪帕克·喬普拉,就必然會談及人體能量場、印度古代生命科學“阿育吠陀”(Ayurveda)以及“普拉那”(prana)—一種神聖的宇宙能量、人類生命力之源,失去它,人類就無法存活……望各位讀者加油!

03 觸摸療法

圈外人最難理解的發現:

“多洛雷絲·克裏格論證了觸摸療法的良好效果,這是一種能使護士操控病痛患者四周的能量場,並且不會和患者產生任何肢體接觸的技能。”

獲獎者:

多洛雷絲·克裏格

多洛雷絲·克裏格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期任教於紐約大學護理學院。學院院長瑪莎·羅傑斯(Martha Rogers)女士因將東方玄學理念西方化而名聲大噪。正是這一創舉,成了觸摸療法的靈感之源。這種治療手段誕生於1972年,創始人為多洛雷絲·克裏格與神智學家多拉·孔茲(Dora Kunz)。當時,這兩位女性在一家神智學協會的靈修中心旁普金霍洛(Pumpkin Hollow)退省院#pageNote#0接收了她們的第一批病人,並培訓出第一批觸摸療法治療師。不過需要注意,觸摸療法嚴格來說並不需要接觸,就像獲獎介紹中所說的,“這是一種能使護士操控病痛患者四周的能量場,並且不會和患者產生任何肢體接觸的技能”。至於這是否屬於

醫學療法,意見卻不盡相同。

然而這樣一種療法,卻似乎有著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至少多洛雷絲·克裏格是這麼斷言的。她引用了諸多讓人眼花繚亂的理論:共振引發的電子轉移、靜電勢能、量子力學及係統理論,來說明她的觀點。據她說,能量能夠通過意識中樞往來進出人體,這些意識中樞又被稱為“脈輪”(chakras),也就是一個個結構井然的能量渦旋,這些能量渦旋是人體能量場動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克裏格在其著作《磁場指南》(Guide du mage;tisme)中,將人體能量場定義為一個量子性質的係統,它會與人體四周的其他能量場不斷地發生聯係。讀到此處,如果您不能完全理解這裏的內容,請不要擔心,別人也不太懂。

因此,疾病就相當於能量場的紊亂,是人體“普拉那流”(一種宇宙生命的能量)的損傷,以及隨之而來的、人體能量場與外界能量場的平衡的破壞。若要修複失衡的能量場,治療師需要實施三個步驟:首先,醫師自己得“定心”,“這是一種內省的行為,是通往自己生命深處的旅程,旨在發覺自己深層的存在及其與宇宙的關係;猶如瑜伽修行者一般,學習追隨自身意識能量的流動”。治療師做好這樣的準備之後,便能專注於鑒別病人能量場的不平衡之處。這個時候

,“脈輪”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人體有七個主要的和諸多次要的脈輪,其中兩個位於掌心。治療師將雙手置於病人頭頂上方幾厘米處,然後慢慢地、穩定地向下移動,直至雙腳。在此過程中,治療師始終不接觸病人的肢體。如此,治療師雙手掌心的脈輪,就能感覺到病人身體各處不同的脈輪發出的信號流。這些信號流有時是一股熱浪或一股寒氣,有時則是一陣刺痛,抑或脈搏的跳動,再或幾絲靜電。治療師正是使用自己健康的能量場來調整並重新平衡病人的能量場,從而恢複病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當治療師覺察到不規律的磁場時,便會向病人發送正常的、同步的能量。如果他感覺到了微小的電擊或是針刺的痛感,便會在這個區域的上方實施“清掃療法”,從而使病人的能量流恢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