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講一個故事吧。
小萱是一個女孩子,她普通又有些不普通。
她小時候,膽子很小,別人說話聲音大一些,走路聲音大一些都會把她嚇到。
很巧的是奶奶在村裏生活了一輩子,說話聲音很大,經常她一說話小萱就被嚇得一哆嗦。
小萱父母一直在外工作吧,她一個人待在爺爺奶奶家。
她也和每個小孩子一樣沒有安全感,爸爸媽媽走時經常追著車哭,卻又被奶奶拉回了家。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大概四五歲時,與別人起了爭執,許是被氣急了,推了對方一下。
那是個女孩子,小萱也不知怎麼,她被小萱推倒了,小萱無措極了她想道歉。
這個時候那個女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從家裏跑出來,他們臉上的著急快要溢出來了。
小女孩被抱回了家,小萱一個人站在那。
她爸爸媽媽剛好在家。
晚上,小萱回到家,爸爸出來指責她媽媽也跟著說了兩句。
她想解釋的,但是她不知道怎麼說,也不想承認她是個壞孩子,她推了別人。
小孩子忘事也快,不打不相識她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小萱第一次去幼兒園哭了,這或許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曆的。
她媽媽把她丟下就跑,小萱被老師拽著,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有些淘氣的同學過來說了一句:“你媽媽不要你了。”
小萱神奇的不哭了,她從小就懂事,她知道沒人在乎的時候哭也沒有用,盡管她知道這不是真的。
她安安靜靜地等待放學,等待奶奶接她回家,自那以後,小萱去幼兒園再也沒有哭過。
老師經常說她很乖,是她管過最聽話的孩子,爺爺奶奶對別人誇她時也經常這麼說。
每個小孩子都喜歡聽到誇獎,小萱也不例外,她要做到更好,最好。
幼兒園生涯其實對她來說並不那麼美好。
就算是幼兒園也會有“鄙視鏈”,也有測試,小孩子嘛,不知不覺總會和老師誇獎最多,成績更好的玩耍。
小萱成績很好,也有不少小朋友和她交朋友。
她的朋友確不那麼受歡迎,但是小萱隻和她玩。
另一個“孩子王”不樂意,因為她不喜歡小萱的朋友,很看不慣小萱和她玩。
“孩子王”跑過來和小萱說:“你要是和她玩,我們就都不和你玩了。”
小萱向來不是勇敢的人,她不會有勇氣去維護她的朋友,她隻能默默走到“孩子王”那邊。
也有一次,她買了五個本子帶去學校,而晚上回到家就隻剩下三個了。
奶奶去了文具店裏,老板說確實給了小萱五本,又去到學校,為她討公道。
上課時老師讓小萱和她挨個去翻別人書包去找。
一個班本子確實有重複的,也確實找到了一模一樣沒有用過,也剛好兩個,他們都說是自己的。
老師怎麼問都沒有人承認,沒辦法,問了我,我把這件事情推到我身上,說我自己弄丟了,這件事情隻好不了了之。
也挺無奈的,這個時候的小萱就是這樣,她也討厭自己的不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