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戶之女高攀高戶庶子(1 / 3)

門外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帶著些許的膽怯偷偷窺視著屋內一群衣著華美的老婦人。

居座於高堂內的兩位婦人,好似發現了那小閨女。右座那位老婦人有意無意瞄了好幾眼。

左側位上那位年歲更高些許的老婦人瞧著右座老婦人麵色平和,便壯大了兩分膽子,揚聲輕喚:“雙吉,進來。”

那偷窺的小閨女心頭一驚,纖瘦身子一個膽寒下,乖乖巧巧地邁了小碎步踏了進來。

隨著數雙眼睛落在小閨女身上,那小閨女也是愈發地謹小慎微了。

右座上的老婦人打量的眼神愈發明顯下,也伴隨著微微認可地點頭,“這丫頭瞧著不像個十三歲的。”

左座婦人揚聲陪笑道:“是瘦弱了些。隨了她娘那個身子骨,一直養不胖。”

“貴族女子還是宜豐腴些好生養呢。”

“老夫人說得是。回頭便讓廚房給多燉一些滋補的藥膳。”

“那這事兒便這般說定了罷。擇個吉日過府來下了聘,及笄之日便入府。”

“都聽老夫人的。”

雙吉站在堂前,這兩婦人也沒說給她落個座什麼的,又讓她站了小半個時辰,隨著那老夫人起身,雙吉才在心底悄悄鬆了口氣。

“雙吉跟著祖母送送尚老夫人。”左側婦人叮囑。

“是。”小閨女輕聲細語地低著頭,踩著小碎步尾隨而上。

一路護送老婦人上了馬車,目送尚府那簡樸中不失華貴的馬車離去後,站在老婦人旁側的小閨女便聽得祖母說道:“今日這尚家老夫人是前來相看你的。顯然她是瞧中你了,日後你所嫁夫君便是尚家庶出的二公子了。可得牢記,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雙吉記下了……”年幼的小閨女囁囁嚅嚅地輕下了。

**

馬家有一庶出閨女,喚雙吉,許得權貴人家後,夫家賜予大名伶。從此雙吉更了名,馬伶伶。

隻是未出閣前,娘家人仍愛喚雙吉。

雙吉雙吉,一生福?有壽子蔭滿堂。

這是尚家願讓她一個妾生入府的最大原由。

**

尚家世代從官,如今已是官傳四代,文武皆出的第四代孫裏,十七歲的尚家大公子剛考過鄉試,榜雖未發,卻早已是胸有成竹。

十五歲的尚家二公子是庶出的,打娘胎裏帶出來的文弱氣質卻連童生都未曾入過。

十三歲的尚家三公子不愛文,愛武,同為正室所出的嫡子,自幼力大無窮,擅武,年前已隨舅父去彊外從了軍。

尚府嫡母所出二子皆才華,夾在中間的尚家二公子便稍顯羸弱。所幸尚家家風嚴謹,教得兄友弟恭。

除三位公子外,尚還有四位小姐,皆乃庶出子。四位小姐皆已嫁為人婦或婚配了人家。

尚家在這胡京裏,以世代姻親聯盟讓權力盤根錯結。

為此,即便是庶出子,能攀上這尚家,對家中僅兩代為官,且都是小官小戶的馬家而言,也是天大的富貴了。

**

雙吉剛過十三歲,葵水一至,那纖瘦的身子骨將將養了兩分肉來。老婦人不甚滿意,惱道:“年前才將你養胖了三五斤肉,這身子一抽條,又瘦成了麻杆兒。雙吉丫頭,你可是故意與祖母作對的?”

雙吉水窪窪的大眼滿是委屈,嘴上膽怯回道:“祖母,雙吉冤枉。”

“且讓奶嬤嬤再從庫房裏拿出些人參,離你婚嫁倒尚早,若還不能再養胖些,怕是嫁過去也得夫家嫌棄。”

雙吉自幼沒那話語權,祖母說什麼便應得什麼。

於是接下來連月來的海量食補下,倒也是沒辜負那些珍品,這堪堪僅六十來斤的小閨女,終究是邁過了七十大關。

**

馬老夫人過五十八壽,尚府命了庶子二公子前來送禮。二公子臨行前,親娘耳提麵命且去見見未過門的小姑娘。她這個未來的婆婆連未來兒媳生得何樣都無從知曉。

可見娘子倆在府中地位。

二公子膽弱,不敢獨自前行,便央了大公子陪同。

大公子自幼愛護弟弟,又有文人的清高與禮節,便允了這事兒。

於是臨馬老夫人過壽前十日,二人便擇了個陽光明媚的天氣,驅了馬車來了馬府。

二公子自幼是個悶葫蘆,半天憋不出一句。馬車上大公子眉頭微深鎖,回想著生母尚夫人所提婚事,他本不喜二弟娶了個同樣德行的媳婦,卻不想生母說道:“你祖母的意思。也是尚家的傳統。自幼庶出便不得比嫡出高一頭。若娶個強勢能幹的閨女,這興旺的可便不是咱們嫡係子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