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 章 孫大娘到訪(1 / 2)

用過早膳,婢女進來傳話,說是門外有個老婦人自稱孫大娘,找步青顏有事相談。

步青顏命婢女將孫大娘請來。

婢女將老嫗請進了門,引領至堂內。那老嫗身量瘦小,一身灰色粗麻布衣,年紀六十有餘,膚色發黑,頭發花白,久經滄桑的臉上布滿皺紋。

她傴僂身軀,對著步青顏欲行禮。

步青顏急忙上前扶住她,“孫大娘,使不得,快請起。”

孫大娘,緩緩立正身子,抬眸看著步青顏,咧嘴憨笑,那麵上的一道道皺紋猶如鴻溝般越發深邃。她目光懇切,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步青顏命冬籬備茶,又招呼孫大娘坐下說話。

孫大娘初次見識如此華麗大氣的宅邸,顯得頗為好奇,而又拘謹。

她挪動了數步至椅子旁,雙手不住的搓手,望著錚亮的檀木椅,嘖嘖稱讚。

“怕被老身弄髒了,我站著說話便好。”

步青顏拉住她的一隻手,將她按坐在椅子上。自己便在另一椅子上坐下,與她聊起家常。

“墩子呢,怎不帶他來玩?”

“一大早便不見了人影,我托鄰居王大娘照看著些。”

墩子,是孫大娘唯一的兒子。說來孫大娘也是可憐之人,嫁過兩回。頭婚,過門不到一年,第一任丈夫,突發疾病而亡。夫家人說她克夫相,將她趕出了夫家。她回了娘家,兄嫂又不待見她,幸虧父母護著。過了十數年,父母相繼過世,兄嫂便也將她趕出家門。之後她到處漂泊流浪,無家可歸,險些還被歹人給欺侮了,有一回,幸得一賣炊餅的鰥夫相救,後來她便嫁給了她,誰料,好景不長,孩子還未出生,她丈夫便失蹤了。自此杳無音訊。前些年,孫大娘一直不願相信丈夫已經過世。年複一年,墩子漸漸長大,她最終隻能接受丈夫已經過世的事實,雖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可若活著,他丈夫又怎會丟下她娘倆不回家呢?

不知是悲痛欲絕導致,還是年齡大了生子,或誤食了什麼,墩子生下來便有些異樣,四肢健全,可腦子有些癡呆。如今年近二十,智力卻如同八、九歲的孩童一般。

冬籬回來了,侍立在步青顏身側。隨她身後的兩個婢女奉上熱茶與點心,便退了出去。

孫大娘依舊拘謹,端坐在椅子上,雙目卻禁不住好奇,滴溜溜的環顧四周。嘴裏不住感歎:“好,好,青顏真真嫁得好人家了啊!”

末了,轉頭看向步青顏,“大娘也放心了。”

步青顏起身親自將茶盞奉到她手中,“孫大娘,飲茶。”

孫大娘飲了一口茶,一副無助的神情望向她,“如今,你嫁得高門,不好再拋頭露麵的,隻是我實在是一時半會尋不到人。”

“那福來終究是靠不住的,還不如你。”

孫大娘歎口氣又補上一句對步青顏肯定的話。

福來,是孫大娘夫君的侄兒,平日跟隨孫大娘一道做胡麻餅。逢年過節必定罷工,無論如何勸說就是不幹,孫大娘隻得請了步青顏代勞。年複一年,孫大娘習慣了找步青顏幫忙。

步青顏知曉孫大娘是為了何事而來,要不然亦不會一早過來。

步青顏擱下茶盞,問道:“孫大娘,這回去哪兒。”

孫大娘忙道:“不遠不遠,臨山鎮,那兒要做三日三夜的大戲,胡麻餅準能賣出好多。”

步青顏道:“孫大娘,我去。 ”

孫大娘原先還擔憂步青顏不會前去,不承想答應得如此爽快立刻喜上眉梢,忙道 :“好好,我們午後便動身。”

侍立在身邊的冬籬麵露難色看向步青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孫大娘端起茶盞一飲而盡,習慣性的抹了一把嘴,立即起身,笑道:“那我先回了,午時在西郊城門外等你。”

“孫大娘,等等。”

步青顏喚住孫大娘,命冬籬將點心包起來,叫孫大娘帶去。又親自上樓取了一塊嶄新的絲綢料子來。

邊走來邊道:“孫大娘,這塊料子顏色適合你,拿去做身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