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味的回憶》
兒時,言語之道未能精通,曾以普通話驗考,吾乃首排就座,專注於師之誦,茁壯成長。
師曰:“疑犯。”
吾即於簿上書:“鹹飯”。
師無意之間,窺吾之卷,然未忍使我難堪,乃提聲曰:“嫌疑犯!”
吾稍加躊躇,恍然所悟,提筆改“鹹飯”為“鹹魚飯”。
師再窺卷,頭暈目眩,故提高音量曰:“犯人之嫌疑犯!”
吾聞之,深以為然,遂加字曰:“放鹽之鹹魚飯。”
師忍無可忍,以白眼視我,厲聲道:“吾言乃有疑犯也。”
吾惶然,顫筆改書曰:“尤魚味鹹魚飯。”
師按吾之肩,曰:“乃罪大惡極,將死之疑犯也。”
吾懵然,拭去前書,改為:“嘴大餓極需食之鹹魚飯。”
最終,救護車漂移而至,全班小心送師上路,吾乃幡然醒悟,鹹魚之味,永誌難忘。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這笑話意義在於“童心”。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台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
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
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淩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見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聖賢。侵淩道德。
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醜。訐人之私。
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誌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