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的發展,新世界終於步入了正軌。

學校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有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係,每年大學畢業的學生都加入了新世界的建設。

這些人畢業後各奔東西,在世界的各個地方發光發熱。

科技也終於趕了上來,綜合成績,也有了後世九十年代的水平。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血液的加入,讓新世界更有活力,發展真正的進入了快車道。

軍隊采取了後世的管理製度,經過每五年一換防的更新迭代,也實現了現代化軍事管理製度體係。

能當兵的人都是優中選優,每個當兵的人都成了一個家庭的驕傲。

消防,武警,特警,各個兵種都經過細致的劃分,各司其職。

文化方麵也不曾落於人後,許多後世的名人大家,也都陸陸續續的出現了,文化部有了他們的加入,各種各樣的詩詞歌賦流傳於世,為這個偉大的時代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後來的小屁孩們也和蘇葉小時候一樣,有些背不完的名詩名詞,名歌名賦。

世界有可能不一樣,但是孩子們的童年一定會有相同的感受。

旅遊事業單位,可謂是風光無限,人們生活好了,環境好了,那麼閑餘的時間用來幹嘛呢,除了出去走走看看,沒有別的去處了,而旅遊景點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沒辦法,經過幾十年兩三代人的努力,人口那是岑岑岑的長,國家又不限製生育,畢竟世界太大了。

趁著現在的人還能熱衷於傳宗接代,多生幾個,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越來越少的。

想想後世的哪些國家,那個沒有為國家人口增長愁白了頭發。

當然也有不如意的事,那就是李斯和馮去疾也相繼離世。

在兩人病重的的時候,秦始皇製作了一個功臣閣。

唐朝有淩煙閣大學士二十四功臣,咱大秦也不差,還統一了全世界。

別人有的咱們也要有,經過半個月的討論,最後決定了八十一人。

畢竟在一個一統世界的過程中,付出多功勞大的太多了。

還修建了一座石塔,石頭是蘇葉找來的,也是蘇葉修建的。

用的全是花崗岩,一共五層,每一層都是一整個的花崗岩掏出來的。最高的一層隻有兩個位置,是秦始皇和蘇葉的,本來蘇葉不同意,秦始皇堅持的,滿朝文武也都讚同。

最後沒有辦法,第五層的位置蘇葉設置了兩層,秦始皇的在最高處。

第四層放的是有大功勞的人,白起也在其列,而且還排在武將的第一位,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幾位名將也在其列,王翦王賁韓信李信,夏侯嬰,周勃這些依次排列。

文臣這邊,排在首位的的是商鞅,後麵就是李斯,馮去疾張良蕭何,曹參等。

第三層擺的的是次一等的文臣武將。

第二層擺放的是在地方上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第一層是預留出來,為以後的有功之臣留的。

蘇葉還在離功臣閣八十一米的地方立了一座英雄紀念碑。

上麵刻著這些年犧牲的將士名字。

這都是為了新世界而犧牲的英雄,理應讓人們記住他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