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
沈念一和方清明洗漱完前往了希望小學。
沈念一現在在這裏可是純素顏啊,真的是一點妝都沒有。
還紮著馬尾辮,確實有一種清純秀麗老師的感覺。
剛進學校的時候,朗朗讀書聲已經傳來。
這裏果然不會像城市那樣喧囂繁雜,更多的是一種寧靜,一種樸素。
據說這裏的孩子以前連飯都吃不飽,還是在沈念一來了之後才好起來了。
所以沈念一從某種方麵來說,也算是他們的大恩人??
在校園的一角,有幾棵高大的白楊樹遮天蔽日,枝繁葉茂。
沈念一和陳校長先去那邊談事情,無聊的方清明就坐在樹下感受著微風吹來。
陽光透過樹葉,在地上留下了斑駁的影子,風一吹,晃晃動動的。
真是安靜啊。
方清明這樣想著。
……
……
……
而與此同時,在京都市的詞曲創作者協會內部。
三個王牌詞曲家坐在一起商量著月末的詞曲家評定。
每個月的月末,詞曲家等級會有變化。
但要怎麼變化,一切都由詞曲家創作者協會內部評定。
一般都是那些5級詞曲家評選,如果有爭議的,再開始上三個王牌詞曲家。
而這次讓三個王牌詞曲家出來解決的問題就是,要不要讓隻出了一首歌的方清明升入二級。
按道理來說,起碼得要寫五首歌以上,並且質量不錯,才可以升入二級詞曲家。
很明顯的,方清明從成為詞曲家到現在壓根兒就不到一個月。
按理來說,這個月壓根沒他什麼事情,但是呢,誰讓他的那首《送別》太感人肺腑了。
有幾個五級詞曲家就覺得能寫出這麼一首歌足以讓他升級。
但是也有一些人覺得不能隻聽一首歌就讓他輕輕鬆鬆的升入二級,一切都要按規矩來。
好歹寫五首歌,效果成績還不錯並且在下個月末才有機會成為二級詞曲家。
這才寫了一首歌就要被評為二級嗎?有點太扯淡了吧?
王牌詞曲家趙:“所以說,這個方清明我覺得吧,這一首歌就成為二級,實在是不妥。”
王牌詞曲家錢:“雖然《送別》無論是歌曲還是歌詞都感人肺腑,但一首歌實在不行。”
王牌詞曲家孫:“我倒是覺得可以破個先例,第一次寫歌就能寫出這等歌曲,我覺得,是可以直接往二級走的。”
當然很顯然,王牌詞曲家孫老的說法並不被認同。
之後采用投票法。
後來方清明這個月在評選之中還是保留了一級。
……
……
……
“沈老師好!!!!!”
下午,沈念一來到教室教小學生上音樂課。
這個班一共也就20幾個學生。
其實從一開始知道《送別》這首歌的時候,沈念一滿腦子想的都是那些鄉村小學的孩子。
她想,如果這些孩子會唱這首歌,應該會是非常美好又感人的場景吧。
這首歌雖然被教育局局長說了之後會編入教材,但是目前而言音樂書上並沒有這首歌的存在。
雖然曲調很簡單,但是沈念一就是覺得這首歌真的非常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