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戰爭來臨(2 / 3)

而這種火力密度,將在很長時間裏保持著世界紀錄。而看到這樣的火力密度,在中方的前線指揮部裏擔任軍事觀察員的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的軍事觀察員們不約而同地在胸前劃起了十字。顯然,需要保佑的決不是中國的軍隊。

就在進行火力準備的同時,前線的9個師已經進入了突擊位置。當3個小時的覆蓋式火力準備結束,數字化炮兵開始提供精確火力支援的時候,印度方麵最前線的6個師已經基本陷入半癱瘓狀態。

戰爭進入第12個小時的時候,中方從邊境出發的地麵突擊群已經和智能一師二師順利會師。……

大家都明白現代戰爭對於後勤補給的壓力有多大,尤其在地形狀況十分惡劣的中印邊境。這裏大部分地區都是高原,山地,以往中印在邊境發生爭議的時候中國一直沒辦法太強硬的原因之一就是這裏不適合大兵團展開,印度方麵的地形優勢太明顯。但是,隨著幾十年的軍備改革,現在國內所有的野戰部隊全部機械化和摩托化了,而這種機械化和摩托化還是步進式車輛,履帶式車輛和輪式車輛的混編。要說總體機動能力,尤其是山地的機動能力,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和中國陸軍相提並論。

在數字化方麵,中國的數字化炮兵也堪稱全球典範。前線的突擊部隊裏激光照射指引裝置普及到排。前線不僅僅可以呼叫火力支援,甚至可以使用激光指引裝置直接呼叫後方遠程火炮的靈巧型炮彈攻擊移動的目標,比如坦克和裝甲車輛之類。至於用激光指引裝置給空軍投放的靈巧型炸彈提供目標指引就更不在話下了。後方新型的數字化炮兵集群,使用的主要火力是加裝了電子控製的155毫米榴彈炮。還有數量可觀的203毫米重炮。從前線呼叫火力支援到合適的炮彈出膛,平均準備時間不超過40秒。

……在前線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前線指揮部裏卻像是在進行一次軍事演習一般輕鬆。尤其是負責接待“友好國家”的軍事觀察員的幾個參謀,頗為自得地將各種不涉及機密的消息娓娓道來,讓那些原先頗為自己國家軍事現代化自豪的中高級軍官們矯舌難下。

隻有打出這樣的水平,那才符合全球第一陸軍的名頭啊。以前軍費不足,技術方麵被西方發達國家限製著,而現在情況幾乎顛倒了過來。中國的軍備簡潔實用,技術水平高,價格合理,故障率低,保障方便,已經有不少國家開始列裝中國陸軍的全套裝備。如瑞士,沙特之類的國家,甚至直接按照中方的建議組合成建製購買裝備。這一次的中印戰爭,中央更是明確表示一次性解決問題,充分展示實力。潛台詞也就是:既然一直說**********沒道理沒人相信,那大家索性攤開來看看清楚。

在這種局麵下,全軍將士士氣如虹,各方麵拚了命要將幾十年攢下的火氣一下子發泄到印度人頭上。

數字圖騰裏的好多人這個時候都在關注著戰場。隻不過他們關注的方式實在是很讓外人吐血。不少人甚至是抱著大桶的爆米花躺在沙發上看直播。由於智能一師二師都有不少數字圖騰方麵培訓的戰場搶修隊伍,而關於裝備的問題始終是保持熱線聯絡,數字圖騰方麵能得到不少戰場第一手的消息。

“神經病……”在戰爭開始24小時後,呂振羽拿著第一份簡報說出了自己對於前線指揮的意見。這24個小時裏,中方已經全麵瓦解印度第一線部署的6個師,完全占據了戰場製空權和戰場製電磁權,牢牢把握著戰場主動。各類技術裝備的損失很小,由於火力凶猛得不象話,人員損失也不大。但是,和最初所說的打上兩三個月,直接拖死印度的方案,實在是想去太遠了。這樣打仗爽的確是很爽,對那些派來觀察員的國家的震懾作用也很大,但實在是太不經濟了。而且,這樣打下去,到底準備在哪裏收住了和印度談停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