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折疊好,蓋上薄薄一層砂子之後,鄭時文悄然來到距離51區的主基地還有3公裏多的地方。這裏已經是地麵警戒的範圍內了。基地5公裏處的紅外和生命信號告警器對他來說沒有難度,但現在,進入了3公裏境界圈後,要麵對的則是各種電視,紅外攝像裝置和巡邏的衛兵。那些攝像裝置可以欺騙,可以摸清楚規律後突破,而那些來回巡視的衛兵則是真正的威脅。
羽族越是具有超越人類的智商和推理能力,越是具有超越人類的感知能力就越是對人類存有更大的敬畏。這不僅僅是因為呂振羽一手創造了他們,更是因為他們永遠無法預料人類大腦裏究竟轉動著怎樣的念頭,正是這種不可預料,讓人類顯得那樣特殊。
鄭時文趴在一塊石頭後麵,暗自計算著時間。他對於51區的了解和幾乎所有人一樣少,除了白天拍攝的幾張衛星圖片之外,連夜間的燈光和巡視哨崗分布圖都沒有。白天是沒有反衛星的手段而夜間,每次有中國,俄國乃至歐洲的偵察衛星掠過51區的上空的時候,這裏的所有的可見光照明都會瞬間熄滅。這種關燈開燈的把戲幾乎每個小時都有一次。而鄭時文就在等待這個時機。
燈滅了。雖然空氣裏仍然飄散著紅外線的波長,但那沒什麼妨礙。鄭時文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裏衝近了一公裏,接近了基地的2公裏防衛線。雖然很想等衛星再來一把,但這樣時間就來不及了。鄭時文仔細觀察著基地的外圈鐵絲網的布置,觀察著了望塔,火力點和地麵乘坐著電瓶車沿著外圈巡視的衛兵,再裏麵,則是手持步槍步行巡邏的相對稀疏的衛兵了。
鄭時文麵對的基地這一側是整個基地的動力核心,這裏有60組風力發電機組。雖然不足以完全供應基地的需要,但卻是維持基地電力消耗穩定,不至於影響附近電網配電的關鍵。而對於鄭時文來說,風力發電機組的一座座高塔是隱蔽推進的絕好掩護。
鄭時文用了足足半個小時才靠近了鐵絲網,乘著兩遍塔台的探照燈沒注意這裏,鄭時文直接從鐵絲網上麵翻了過去。出色的彈跳力讓他可以不用沾上高壓電。
隨後,他小心翼翼躲開衛兵,用了幾分鍾就靠近了基地的一幢頗大的建築裏。
鄭時文自然不指望一次就能獲得所需要的全部情報,至少要大致摸一些,安置一些帶來的小東西。至於以後采用什麼方法來滲透,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鄭時文仔細看了看建築的規格,覺得並不是科研或者工作用的建築,而是一棟住宅樓。鄭時文進入的是維修通道,和前麵供住在這裏的人進出的通道還有區別。鄭時文悄悄從樓梯間靠近了大樓主出入口,他從口袋裏拿出牙醫用的小反光鏡,借助反射仔細觀察出入口的布局。大門口的一側是整齊排列的信箱,上麵標明了在這個大樓裏居住的所有人的名字。大致瀏覽一下,鄭時文發現住在這裏的都是美國科學界的精英人士,估計都是51區所進行的各種科研項目的主持人,至少也是高級助手,都是在各類科學期刊上常常見到的名字。
忽然,鄭時文的視線集中在了一個名字上,不鏽鋼銘牌上鏤空出這樣一個名字——Richark Delko——理查德?戴克。一個在科學界消失了足足5年的人。一個在扔出了22篇核心論文震驚世界,成為全世界焦點的時候忽然消失的人。而5年前,就在他消失前夕,他還主動要求見一下呂振羽,而就在和呂振羽郵件往返敲定日期的過程中,他就那麼消失了。雖然大家都有很多猜測,但一個有著優異成果的科學家往往是怪人,消失或者出現,都是無法控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