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誕生(1 / 3)

呂家所在的小島是水底監聽網的管製中心之一,又設立了一個小規模的沒有水麵部分的潛艇基地,安靜是這個小島最大的特點。除了一天一班的接送人員的直升機,聲響最大的就是那些海鳥了。在陳寧懷孕之後,為了不影響在家裏修養的陳寧,連直升機的起降也從半山腰的直升機停機坪轉移到了山腳下監聽中心邊上的那片空地上。所有人都要乘車爬到岬角才能造訪呂家。

和北大西洋相比,東海實在是個溫暖的地方,雖然都興奮地等待著孩子誕生,但呂璿和呂蒔肆無忌憚地跑到潛艇基地借了深藍飛行者出去玩的舉動則充分顯示了他們對於母親的安全是毫不擔心的。

呂家聚集了太多人,兩個孩子實在是不想呆下去了。這些人裏,固然有大家玩鬧多年,熟悉得如同一家人的紀容,央宗,蘇宛,任盈盈之類的人,同樣也有來自軍隊和政治方麵來表示友好順便混個臉熟的代表。而史達臨這個在秘密基地裏呆了快一年,隨新型潛艇第一次試航來到島上的家夥,莫名其妙就來到了這裏。當年和呂振羽合作弄數據鏈和其他海軍裝備的他現在仍然在鼓搗同樣的東西,隻是他已經扛著中將軍銜了。

史達臨既然來到了呂家,自然也不會放過蹭一頓好飯,順便和呂振羽聊聊對印作戰問題。

史達臨雖然分管的是技術裝備這塊,但由於現在的作戰越來越專業化和極限化,總參謀部已經電召三軍的技術主官參與作戰指揮事宜,提供對於裝備運用等方麵的專業意見。這些年,數字圖騰對海軍方麵提供的幫助實在是非常大,如果不是有深藍飛行者,那就不可能有水下母艦,而深藍飛行者說起來隻是呂振羽一時衝動搞出來的東西,最初的設想是用於水下施工的觀察和指揮協調,順便兼顧一下迅速往返水麵基地的強力交通功能。而就是這個概念,在逐步拓展、延伸、完善之後,成為了中國海軍的代表,成為了配合潛艇進行隱蔽突擊的強大力量。

史達臨也是比較少的幾個知道數字圖騰研究的核心技術和發展水平的人,雖然他並不知道羽族名單(隻有國家主席,和情報部門首腦才掌握這個名單),但的確知道有這樣一批進入了人類社會的智能生命的存在。雖然他並不知道數字圖騰的計算技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但是他能夠從當年和呂振羽合作弄的數據鏈和艦船綜合指揮係統幾十年來隻是小修小補,隻是添加了一些和新型武器的交換接口就能夠應付幾乎所有類型艦船使用這個聽上去不可思議的現實裏明了,呂振羽手裏的技術領先這個世界不是一點半點。

“捏著印度不放就是了,不斷施加壓力最後一擊而已。怎麼打有什麼區別嗎?”手裏捂著滾熱的咖啡的呂振羽對於史達臨對戰爭的熱情有些不解。

“打仗自然要打贏,而且要贏得漂亮才行嘛。”史達臨說。

“我倒是覺得無所謂啊,我看了內參了,現在國際上會出頭的國家恐怕沒幾個了,印度這些年也太不得人心。印度根本沒經濟實力開打全麵戰爭,即使有,以他們的組織能力和保障水平也做不到全國性的有效率的動員。要說技術,核武器不管,印度不可能有膽子用,我們也不會給他們機會用,其他哪個方麵能和我們比?原先有個方案我很喜歡,就是動員全部4個智能師,就靠4個智能師加上空軍海軍來打,稍微配屬一些地麵部隊用於保障後勤,回收破損機件以防技術泄密就行了。這個方案就很好啊。可惜被否決了,地麵部隊的規模實際上隻是一個政治意義而已。而且,無論怎麼打,無論打成什麼樣子。隻要戰爭持續兩個半月以上,印度政府30年的經濟發展成果就沒了。其他的根本無所謂。”

“我說的是海上,地麵那套我也懂。不過嘛……”史達臨在手裏的地圖冊上敲了敲,看到那個位置,呂振羽心裏一動。原來海軍準備下狠手了。中央定下的海上策略隻是削弱印度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存在,但史達臨敲的這個地方恰是印度主力艦隊的錨地。史達臨傳達了一個信息,海軍準備將印度主力艦隊敲掉。一旦從開打到停火談判這點時間裏做不到這點,那以後就很難有機會了。中國海軍需要一個機會顯示自己的力量,戰爭是個再好不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