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過江南水鄉的細雨纏綿和山明屋雅。邧歆又再次對於她這個北方人曾經向往的地方。清澈的海灣,細細的白沙,椰風古木,優美動聽的海浪聲。沒錯,她終於看到了大海。
鼓浪嶼,廈門的一個步行島。縱橫交錯的長短小巷,風格各異的萬國建築群,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外來觀光客。讓這個本應寂皎的小島充斥在一片喧囂中。對於貼在鼓浪嶼身上的小資,文藝標簽,讓深入其境的邧歆大為汗顏。島上的居民基本都隻剩下老人,年輕人早已經去繁華的都市追尋奢華的生活了。房子也大都出租給了外來客,他們用金錢堆砌成了一個偽小資的島,在網絡上大力的渲染下,著實讓鼓浪嶼火了一把同時,也喪失掉了它本來的麵目。
對於鼓浪嶼,邧歆卻有失望。但傾斜的天平卻又為另一種心宿維持了平衡。坐在海邊的礁石上看日出日落,聽潮汐潮漲。夜裏的海很安靜,而海上的月亮又是另一種風情。邧歆可以每天如一日卻也不感到厭倦,一片靜謐下,仿佛什麼都不是那麼重要了,一切都可以想開,一切到可以看淡。
在鼓浪嶼呆了兩星期後,邧歆將一個信封投到了“綠桶”中。
YOU:
海風拂麵,海浪拍打,陽光溫蘊。小巷,大海,日出,日落。一座城市,一個島嶼,有我,有呼吸,有思念。
生活的忙碌和瑣碎,生計的勞累與繁忙,本該規律的人生道路。卻在我的任性下被摒棄。生活被我演繹成另一種方式,或被人羨慕著或被人唾棄著。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做,隻是發呆。有時也會覺得自己不求上進,消磨時光。但,如果安定是一條必走的路我一定會走,決不選擇特立獨行。隻是,此刻我就想讓自己隨心自流,肆意任性也罷。
現在的我在廈門的鼓浪嶼上。未來幾個月也都會在這裏。
很感謝後麵的一年,可以給你寫信。一年之後甚至多年之後會怎樣,都沒有什麼所謂。
任性也罷,瘋言瘋語也好,至少,此刻:想你,不帶們。
於11月26日
一如往常般,接近一周後,邧歆收到了伍博的來電。他問她:“為什麼去那裏了。”
她依舊習慣性的隱藏著最隱秘的想法,“沒什麼,隻是那時投了很多地方,收到回信後,綜合考慮這邊氣候什麼的都合宜,再加上自己之前就一直想去海濱城市。剛好如了願。”
“我是問你,是麼原因讓你想去外地,畢業你不是說要留在那裏嗎?”
麵對伍博的追問,邧歆不知該作何回答。在伍博再次聯係自己時就想過:這次要將最真實的自己剝視出來,用真實的自己麵對他。可是真到此刻,她反而更加淩亂和遲疑了。
幾秒鍾的時間,她想了好多。最終還是說,“就像多出去看看,趁現在能出來就出來吧。反正也沒決定在這裏呆長久,呆膩了就走了。”
“看你的意思是準備環遊中國啊?”言語中明顯帶了打趣的意味。
“那是,何止環遊中國,環遊世界一直都是我的夢想。”她也不示弱。
“哎呀,你可不敢那天火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