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宣布朱家村天子等級!漢末三巨頭:大耳賊 阿瞞 孫十萬!
“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仙師一語,話音落。
霎時這台下朱家天子儲君們,一個個都是眼眸透出凝色。
而坐在外教區,正在獨自emo的高粱河車神、絕命毒師趙老二,聞言表情突然一愣。
眨了眨眼,他總覺得剛才仙師所說的這話眼熟,似是曾在哪裏見過。
這一句話,正是出自於‘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宋家趙普,出自於趙普曾經呈給趙老二的奏章。
“既要安內,那便是先平當前聲勢浩大的起義軍。”
“若是國內的起義軍不平,則我軍始終要麵臨兩線之戰。”
“兩線作戰,變數難料。”
老朱棣率先開口,眉頭緊蹙。
剛說完。
旁側的朱老四臉色正肅,接著話說。
“如果我是皇太極,絕不會坐看大明的起義軍被鎮壓平定,故而當我們集中國內之力鎮壓起義軍的時候,清軍必定會猛攻山海關。”
“其目的不在於攻破山海關,而是為了減輕李自成的壓力。”
建文朱棣和永樂朱棣,這兩位老朱家當之無愧的第二代戰神,三兩言語之下,便是道出了現在崇禎大明問題的關鍵所在。
並且當下的崇禎大明,確實剛剛已經經歷過一次了。
就在崇禎大明的去年,也就是崇禎十四年之際,當洪承疇對起義軍的鎮壓已經到了全麵圍剿的地步,李自成都感覺自己又要回山裏苟著之時,關外的清軍大舉圍了錦州,突然對關寧錦防線下手。
當然。
皇太極發兵的主要意圖是為了攻破大明的關寧錦防線,徹底打破女真麵臨的封鎖線。
但是選擇這個時間點,誰又能說,這不是在給李自成解圍?
起義軍這種東西,隻要緩過一口氣,就會像春天裏的野草一般瘋漲,讓之前的鎮壓功虧一簣。
雖說後來的山海關大戰證明,皇太極和李自成之間大概率是沒有什麽關係,但這種彼此間的默契,把朱由檢當狗一樣遛,直到力竭。
“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就在這時。
座位上的武宗朱厚照出聲說道。
霎時。
眾人的目光都是落在了武宗朱厚照身上。
因為老朱這個太祖爺臉色陰沉,故而在場除了朱棣這個層次的存在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不敢怎麽說話。
“講。”
季伯鷹站在講台C位,饒有興致的看向武宗朱厚照。
在其他方麵,朱厚照這個正德天子或許並不是這幫大明天子中最為優秀的那一批。
但是在軍事方麵的造詣,除卻老朱和幾個朱棣之外,還真沒人有武宗厲害,畢竟這也是繞過群臣內閣,獨自在邊關召集十數萬大軍與蒙古小王子硬剛,甚至親手提刀上陣砍過人的角色。
“好勒!”
得到仙師準允,武宗心頭一鬆,這才連忙是站起身來,掃了一圈其他人,深吸一口氣。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與其在北方和起義軍以及清軍硬拚,不如以天子南巡之名,將朝廷悄然遷至南京,然後再將山海關主力撤回黃河南岸,同時懈防居庸關,讓衝破居庸關的起義軍和入關山海的清軍在京畿相遇,異族相碰,必然會大戰一場。”
“待起義軍和清軍火拚皆損之際,我們整合兵力,邁過黃河,全軍出擊,坐收漁翁之利!”
武宗朱厚照說完,臉色很是激動,顯然對自己的這個戰略部署很是滿意。
這番戰略一出口。
在場的這幫天子儲君,有人眼睛一亮,有人眉頭緊鎖,也有人覺得這太過扯淡。
講台C位,季伯鷹注視著朱厚照,他並不怎麽懂軍事,但是大概這麽一聽,覺得武宗朱厚照所提的這個計策,貌似的確有那麽一點道理。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當下的清軍和起義軍,一會扮演著鷸蚌,一會又成了漁翁,
唯獨大明,從首至尾一直都是鷸蚌。
而按照武宗的戰略,就是要讓大明從一隻蚌徹底變成漁翁。
這個思路,很好,很有特點。
後世就有許多人提過一個點,那就是如果崇禎當年決定南遷,大明國祚必定可再延續百年,甚至勵精圖治一波,後麵再出個把朱見深這樣的接班人,指不定還能恢復祖宗山河。
畢竟不管北方打的多麽亂,江南富庶之地,可是沒有絲毫戰亂,而且南京有現成的朝廷和皇宮,甚至連基建都不用提前準備。
並且隻要崇禎南遷,必定會得到江南各大富族的擁護,屆時可能連愁禿頭的軍費都有了。
江南富族願意給錢支持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你突然就從一個地方貴族變成了京城權貴,皇帝還得來你這地界討生活,作為東道主不得給點錢意思意思?
而且,有了北方的例子,這幫富族也需要朝廷給他們守家業。
縱觀歷史長河,南明亂成那個鬼樣子,支離破碎之下都能硬撐十七年。
而趁著現在朝廷全盤穩固,有計劃的南遷,完全可以保證江南的政令唯一。
不過。
季伯鷹又考慮到一點。
如果這會崇禎時空的時間是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已經攻破了居庸關,那季伯鷹二話不說,一定讓崇禎大明南遷。
但是現在是崇禎十五年,當下李自成連開封都還沒有拿下,更何況居庸關。
就這般直接放棄黃河以北,是不是有點太浪費。
失土容易,收土難。
南宋以及燕雲十六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隻能說武宗的策略是對的,但是還沒有到要那麽做的一步。
“我,我就是腦袋一熱,說著玩的,仙師和太祖爺聽聽就好,聽聽就好。”
武宗悄摸的瞥了眼老朱的臉色,當看到老朱那陰沉的眼神之時,嚇得一個咯噔,撓了撓後腦杓,連忙是開口解釋。
然。
就在武宗這解釋的話音剛落,講台側麵老朱的聲音響起。
“你的這番戰略,並非沒有道理。”
“如果能實施,國不至於亡。”
說到這裏的時候,老朱瞥了眼座位上的朱由檢,眼神中透著冷意。
似是在質問崇禎,你小子怎麽亡的國?遷都都不會?!
(朱由檢:亡國和麵子相比,當然是麵子更重要!)
“但。”
“現在還沒有必要。”
言罷,老朱站起身來,掃了眼這台下一眾兒孫。
“崇禎大明接下來的開封一戰,咱親自掛帥。”
“這一戰,務必蕩平李自成。”
接著老朱的目光看向季伯鷹,顯然是在征求季伯鷹的同意。
“怎麽打,這是你們自家的事。”
季伯鷹收到老朱的請求,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過多言語。
崇禎一朝的戰亂,最終究竟該怎麽戡定,選擇什麽方式來戡定,是老朱和他朱家兒郎的事情,他這個仙師隻是打輔助的,滿足這些朱家人的一切必備需要而已。
“你們如果準備好了,提前告訴我。”
季伯鷹淡淡開口。
他需要提前對崇禎時空的時間線操作。
現在的崇禎大明,在黑化朱祁鎮和王陽明的聯手下,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搞錢運動,同時籌建三大新軍。
不論是搞錢還是籌建新軍,這都不是一兩天的功夫,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