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中青光閃動,一柄青鋼劍倏地刺出,指向中年漢子左肩,使劍少年不等劍招用老,腕抖劍斜,劍鋒已削向那漢子右頸。那中年漢子豎劍擋格,錚的一聲響,雙劍相擊,嗡嗡作聲,震聲未絕,雙劍劍光霍霍,已拆了三招。中年漢子長劍猛地擊落,直砍少年頂門。那少年避向右側,左手劍訣一引,青鋼劍疾刺那漢子大腿。
兩人劍法迅捷,全力相搏。
花園亭中坐著二人人。上首是一位五十餘歲的老者,右手撚著長須,神情甚是得意。下首是一位三十餘歲女子,妙容嬌美,神情緊張,看著園中少年和中年漢子比武。兩邊分別站多名妙齡少女,端茶扇風。所有人目光均在園中少年身上。
眼見那少年與中年漢子已拆到七十餘招,劍招越來越緊,兀自未分勝敗。突然中年漢子一劍揮出,用力猛了,身子微微一晃,似欲摔跌。少年猛太長劍直至中年漢子咽喉,中年漢子落敗。中間漢子彎腰拱手道:“多謝六皇子手下留情”。少年抬手扶起道:“宋師不必客氣,孤多謝宋師多年傾囊相授”。少年雖然年僅七八歲,但說話沉穩,讓中年漢子十分受用。
這時亭中老者走來,滿意說道:“兒啊,既然你已勝過宋義(中年漢子),我即可修書一封給少林方丈,滿足你的心願”。
少年很是激動,連聲說道:“兒臣,謝謝爹爹”。
亭中下首的女子走來,心疼說到:“你這孩子,從小就喜舞刀弄槍,各種傷疤不斷,非要受這些罪,皇家哪有你這樣的,不如跟隨大儒學習勵精圖治,將來也能為官家(後麵皇帝統稱)分憂解難”。雖然嘴裏埋怨不斷,但是說完眼中流出心疼的眼淚。
少年勸慰道:“娘親請勿擔心,兒臣努力練武,也是打算長大後保我大宋萬裏江河,不受外族欺擾,也是為父皇排憂解難”。
這時官家也跟著勸慰自己的愛妃。
此少年正是曆史上大宋第七位皇帝,六皇子趙煦,年僅二十三歲就英年早逝。更確切的說當前少年確是一個來自千年之後的曆史係高才生,因一次意外墜崖來到大宋,正因了解以後自己的命運,所以從小趙煦就尋找名師,閱讀各種武功秘籍,收集珍貴藥材,用於打熬身體,也得益於他的皇家身份,各種秘籍、藥材輕鬆得到,從而造就他七八歲的年齡就有江湖一流的水平,能和大內統領戰平。從懂事起趙煦就特意收集江湖實事,了解當前江湖正是天龍時期。為了以後延年益壽,還能和喬峰、段譽這些超一流高手遨遊江湖,遂需要頂級內力和武功,就想去少林寺拜師神級大佬--掃地僧。於是提出要去少林給爹爹祈福十年。皇帝心疼兒子,又不好打擊兒子孝心,就提出需要勝過大內統領才能出去,遂有前麵的比武。
得到官家書信,少年趙煦即刻出宮,帶著宋義直奔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