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國內與基層農商建立直接渠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如果接受中間商的介入,以現在的價格,貴司是準備在這個環節上虧本以換取和我們的合作嗎?”
駱佳怡神情自若地說道:“我想您應該聽說過一句話,科技改變生活。當智能化科技極速發展的今天,蔬果類農作物的種植必須耗費大量人力資源的這種觀念將逐漸成曆史。”
當駱佳怡說完 ,另外一個助理已經把另一份資料擺到了上陽分局眾人的麵前。
“寧折智能化農業有限公司?”後勤處主任怔了怔。
“以往一個超大型的綜合性蔬果種植場至少需要四百名左右的專業農技工人才能正常運作,而他們的工資至少占農場的開支的百分之三十。”
“但如果澆水施肥,驅蟲,恒溫等等工作都由智能化芯片、智能化機器人與一個終端管理室來完成的話,這個人數可以削減六十人,雖然聘請一些高學曆人才的工資會高一些,但還是可以把那百分之三十的支出減少到百分之十點零五。”
“而同時,終端控製的數據精確化可以將農作物的無謂損耗降低百分之六十六個點,所以智能化農場每年在產量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情況下還可以在普通農場的基礎上節省百分之三十六的開支,更別說它
還有強了百分之二百的防災害能力。”
“您的意思是說,貴司的所有蔬果類供應都來自於這個寧折智能化公司嗎?”後勤處主任問道。
“是的,總體品質超越市場同等產品百分之九的農檢局報告在這份資料的第六頁。各種蔬果畝產量的農商局報告在第七頁。”
財務處主任一看:“這個收支數值相當不錯呀。”
“嗯,”後勤處也點頭道,“蔬果類有這樣的畝產量和良品率完全可以稱得上優秀了,這個智能化科技現在已經這麼厲害了嗎?”
楊建國翻到最後一頁:“這個寧折智能化農業有限公司還是聯邦扶持的新興科技企業呐。”
駱佳怡笑盈盈地說道:“是的,而我們鹿怡家是它的第三大股東。”
“因此,我們鹿怡家為貴局提供果蔬類資源不但不用虧本,反而還能得到合理的盈利空間。”
寧折智能……總覺得在那兒聽過,一旁的胡小鋒這樣想到。
這時,後勤處主任和財務處主任把手中的資料遞給了身邊的工作人員進行查驗。
三個工作人員在筆記本電腦上一通操作後,同時向自己的上司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後勤處主任得到反饋後,當場向馬明彙報道:“馬局,鹿怡家提供的資料內容完全屬實,鑒於他們報價方案的優質度至少高於其他公司一個等級,後勤處的意見是不用進行後期篩選,可以直接和鹿怡家簽訂物資供應合同。”
財
務處主任說道:“財務處也持同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