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由常公公帶領前往乾承宮的路上,突然被一穿著華貴的小公子攔住,其身後跟著許多伺候的宮女太監。
常公公彎腰有禮道:“奴才給三皇子請安。”
“常公公免禮。公公是要帶著他們去見父皇嗎?”
“正是。”
“我剛從父皇那裏出來,方才幾位重臣急匆匆進去了,現在恐怕不得空。你們即便去了,也要在外麵候著。剛好本皇子頗為困惑 ,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一番。”
如今,幾人的名聲遠揚,神乎其神,家喻戶曉。
滅妖那日,三皇子偷偷躲在遠處,將扶桑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震撼之感,久久不能忘懷,就有了現在的“偶遇”。
三皇子聰穎好學,讀書習武樣樣上乘。生母元皇貴妃家世清貴,又是皇上的心之所愛。因早皇貴妃逝,為寄托哀思,皇帝對兩人所出的三皇子格外偏愛。
兩邊都得罪不起,常公公為難地看著幾位仙長,弟子們包括姬昱澤在內,又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扶桑。沒辦法,誰讓這小公子一上來主要就看著扶桑呢。
姬昱澤暗自打量著這個直勾勾盯著自家徒弟的幼稚小鬼頭,倒是和太清殿後山戲耍蹦躂的潑猴有幾分相似。
三皇子頭戴束發鑲紅寶石金冠,頂部帶著二龍戲珠抹額,身著一襲繡著紅、綠、藍紋相互交疊的紫色綢緞長袍,袍內露出銀色木槿花鑲邊,外罩一件乳白色對襟襖背子,腰間佩戴上好的羊脂白玉,腳上登著一雙錦緞小朝靴。
雖然年歲小,個子不高,此時仰頭盯著扶桑,明明是向他人求教,卻掩蓋不了身上的桀驁之氣。
皇室之子早熟,扶桑也沒有把他當成小孩子去哄的意思,而是平靜有禮道:“尊駕請講。”
“是我需要傳道授業解惑,自應禮遇各位才是。還請幾位移步到本皇子的毓靈宮。”
皇子們出生後早夭者不在少數。大啟祖上有規定,皇子們出生後要母子分住。三歲之前統一養在後宮的昭祥所。
三歲以後,除有皇上特許,大多遵循祖製將皇子公主們養在高位嬪妃處,有的會送出宮寄養在大臣家中。
三皇子因得皇帝另眼相看,出生便被養在親生母親處。元皇貴妃病逝後,三皇子便養在了太後宮中,7歲的時候便獨居一宮,此等榮寵,其他皇子遠不能及。
毓靈宮
三皇子拿出了禦賜的貢茶招待他們,準備命小廚房準備點心、果脯、蜜餞。
扶桑阻止道:“修道者早已戒食,不勞尊駕費心了,有什麼問題直言便是。”
三皇子眼睛亮晶晶地望著扶桑,“仙長,修仙者真如傳說中那樣,皆可長生不老,永存於世?”
扶桑搖頭,“非也。”
三皇子疑惑道:“為何太太叔祖已百歲有餘,卻容顏未改。”
“因為他一直苦修律己,悟道修煉,不曾有一日停歇。然,世間之事瞬息萬變。千百年來,別說低階修行者,隕落的修仙大能都不知幾何。”
三皇子有些悵然,“原來如此啊。這麼說,即便有仙緣,所求長生不老,也未必得償所願。”
扶桑緩緩道:“世事有存必有亡,有始必有終,誠然大體如此,但也存在個體差異。
夏天萬物必然生長,但薺麥卻在此時枯萎;冬天萬物必然凋謝,而竹柏卻在此時豐茂;有始必有終,而天地卻無盡無窮。盛夏炎熱,卻也有清涼之時;嚴冬寒冷的,卻也不乏溫時。
百川東流到海,但也有潺潺流水向北而去;地屬坤道應靜,但有時也會震動崩塌陷裂。水本性寒冷,但是也有溫穀的溫泉;火本性熾熱,但是也有蕭丘的冷焰。
人有賢明愚笨,奸邪正直,美麗醜陋,修長短矮,清白汙濁,緩慢急切。
同理,修仙者大都清心寡欲,淡泊恬靜,也不乏六根不清,心境不凝,欲壑難填之輩,最終走火入魔,道毀魂散。”
淩衝之幾人認真聽著扶桑的感悟,連連點頭。姬昱澤與有榮焉,笑意盈盈看著扶桑,表情如春風拂麵。
頂著一張英氣十足的女人臉,盯著另一個容顏豔麗的女人,看得其餘幾人心裏毛毛的,心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詭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