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時遷要投案(1 / 2)

“啟稟官家,宮門外有一人自稱大宋朝開國鄭國公柴宗訓的後人求見!”

徽宗正在禦花園中散步,一名太監進來向他稟報有人求見。徽宗問陪在身旁的張迪道:“這開國鄭國公柴宗訓乃是何人?”

張迪湊近徽宗耳邊,向他簡單的說了幾句,徽宗這才想起當年後周柴宗訓禪位於宋太祖,受封鄭國公。自此太祖趙匡胤為趙家留下一條祖訓,要求善待柴家後人。徽宗笑道:“原來這柴家與我趙家頗有淵源呢,那就放他進來吧!”

來者柴進。

不大一會兒太監引柴進入了禦花園,在花園一處八角亭見到了徽宗。二人行了君臣禮,徽宗詳細問了柴進籍貫姓名,便留下來敘話。柴進趁機手捧一隻白玉棋盤道:“草民祖傳的這隻寶貝玉棋盤,我今日就將它獻給皇上了。”

徽宗接過棋盤瞧了瞧,不過是一塊普通玉石打磨而成,色澤質地一般,心想這柴家沒落到了這種地步,居然把它當作寶貝。

柴進似乎瞧穿了徽宗的心思,進一步說道:“皇上切莫小瞧了它,這是當年唐明皇命工匠取長安附近的藍田玉製作而成。最重要的是棋盤邊上有三滴血紅色,這裏麵還有一段動人的佳話。”

“哦。”徽宗顯然被吸引了。

柴進繼續道:“有一次唐明皇帶楊貴妃去驪山行宮遊玩,又到華清池溫泉泡澡。泡完溫泉,正好工匠獻上製成的玉棋盤。唐明皇瞧著芙蓉出水一般的楊貴妃道:愛妃陪朕下一盤棋如何。這棋沒下完一枚棋子滾落地下,楊貴妃彎腰撿棋子時沒注意頭就撞到棋盤上,這時有三滴血恰好落到棋盤邊上,和這玉棋盤溶為一體,這個就是三滴美人脂的傳說。這個棋盤的特別之處,恰恰就是這個凝如血脂的美人脂。”

徽宗低頭仔細一瞧,果真棋盤邊上有三滴豆粒大小的胭脂紅,嵌在白玉之中格外顯眼,回味著柴進方才講的故事,徽宗道:“沒瞧出來這隻棋盤出自李唐之家,照這樣說的話我就收下了。”

徽宗又瞧了一眼柴進,道:“你說吧,想讓我封你一個什麼官?”

柴進道:“皇上您想多了,我沒想著做官。”

大老遠的跑到這京城,又如此大費周折進了皇宮,不求做官,徽宗還真有點不信,“柴進,你就大膽的講出來,我說到做到,我不但讓你做官,還要讓你的子子孫孫世襲此職。”

“皇上,我真不想做官。但是我有另外一個請求。”

“另有請求?柴進,有什麼事你就說出來!”

“皇上,我有一個江湖上的朋友名叫戴宗,前幾日他來這京城辦事被禁軍的人捉了,關在大牢裏麵。草民對他知根知底,此人從不做這些雞鳴狗盜的事情,可能是禁軍誤會了他抓錯了人,草民請皇上做主還他一個清白之身。”

“這個嘛,你還沒有說你這朋友所犯何事,禁軍抓他的理由是什麼?”

“禁軍懷疑他偷盜了皇宮的夜明珠。”

兩人說到這,徽宗立馬謹慎起來。因為這樁案子不是一宗普通的偷盜案,而是涉及到皇宮大內。如今它遲遲結不了案,這對於徽宗來說如鯁在喉,因此他親自督促這件事,就是想要給此案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如今柴進是那壺不開提那壺,還要求放了嫌犯,他這是意欲何為呀!

“大膽柴進,你居然敢為一個嫌犯開脫。你須知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禁軍抓他就有抓他的道理,若是他是清白之人,高太尉自會還他清白,何須你來浪費口舌。”

“皇上,話雖如此。但據草民所知,禁軍三天兩頭對我這位朋友動刑,就怕到時候屈打成招,想還清白都難了。草民可以做證,皇宮盜竊案發生之時,他根本沒有到過京城。皇上可以派人暗中調查,我若做了偽證,草民願以家中千頃良田、萬貫家產悉數充公。”

“這個……”

柴進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讓徽宗有些動容。人家柴進好歹也是一方土財主,他若是沒有把握的話會為這事把自己的財產押上去嗎?他會心甘情願的做一個乞丐嗎?將心比心,徽宗覺得柴進的話還是有一定可信度。不過出於事緩則圓的考慮,徽宗語氣緩和了些道:“柴進,你先回去,我得和禁軍方麵及高太尉通通氣,明日你再來宮中等我的答複吧。”

徽宗雖然沒有立馬答應柴進的請求,但是柴進覺得徽宗這人辦事穩妥,怎麼也不像外界傳聞的那樣昏聵無能,他怎麼就把宋朝天下治理的烏煙瘴氣呢,這問題出在哪兒?

柴進其實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徽宗這人要說並非是無能之輩,隻是他把自個的才能沒有用在治國方略上,而是用在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邊,比方咱們前邊就說過他就喜歡搜羅天下奇珍異寶,就喜歡寫字畫畫,喜歡音律等等這些和治國毫不相幹的東西上邊。這樣一來時間久了朝政日漸荒廢,而他任命的蔡京、童貫、高俅、楊戩之流趁機把持朝政,濫用職權,而他從來就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過失,依舊我行我素,放飛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