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皇城待了一段時間,收集了諸多皇城的信息,比如奈特亞現在除了皇帝最大的掌權人攝政王未顯了,不過世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一生為國征戰,嘔心瀝血,是戰功赫赫的大將軍,是世人眼中的君為輕民為重的倡導者,也有人說他仗著自己征戰多年,逼迫皇帝放權,野心勃勃,欲坐上那九五之尊之位。
話說當年康子口一戰,也是攝政王成名之戰,那時我軍隻有區區不到十萬人,而敵軍有30萬大將軍,雙方敵強我弱,實力懸殊,人們本以為我君將會在這場戰爭中敗下陣來,可是攝政王憑借著過人的智慧和勇氣,竟然運用了出其不意的戰術,以少勝多,一舉打敗了敵軍。這場勝利讓攝政王名聲大噪,也讓他在皇城中贏得了極高的聲望。
攝政王的戰術就是以少勝多出其不意的戰術慘勝敵軍。然而,對這場戰役,也有人對攝政王的行為表示質疑。他們認為,攝政王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並不是因為他有著多麼出色的才能和勇氣,而是因為他有著足夠強大的權力背景。他們認為,攝政王逼迫皇帝放權,整個戰役他都有自主調動軍隊、後備、援軍和全權掌握的兵權有關,他做這些是因為他想要坐上那九五之尊之位,成為真正的統治者。
對於這種說法,也有人表示讚同。他們認為,攝政王有著強烈的權力欲望,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奪取皇帝的權力。他們認為,攝政王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城的穩定和安全,必須采取措施加以製止。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攝政王的行為雖然有些過分,但是他的出發點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攝政王有著強烈的愛國之心,他一直在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他們認為,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攝政王的行為,不要被一些人的主觀臆斷所左右。
隨著客棧說書人的驚木堂啪的一聲響起,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康子口一戰已經過去多年,如今再次被人提起,依然讓人聽的如癡如醉,仿佛親臨戰場一般。
說書的已經告一段落,隻留下餘音環繞在大堂,一桌離蘇白他們不遠的客人,大概也是從遠方剛來奈特亞,對奈特亞的皇城了解還沒有特別清楚,就嘴碎的大聲平判到,“我看呀,這攝政王就是想要奪取皇權,不然現在小皇帝都快成年了,怎麼他還不放權呢,以前是小皇帝還小,我們可以理解,但是皇帝再過個一年就要大婚了,這王後的人選都已經等待多年了,就是如今的百官之首丞相家的大小姐,鄙人不才有幸見過這大小姐一麵,那叫一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呀,據說她才情在這皇城她敢說第一,無人敢說第二。”
說完這話,隻見二樓的一個房間內一個丫鬟摸樣的人,生氣的說對一個身穿金色浮雲刺繡,長袖襦裙的小姐說道“小姐,你幹麼不讓我下去撕爛那人的嘴,他竟然連你的事情都敢嚼舌根子,這種刁民就得重重打他幾十大板,看他以後還要不要說別人的閑話,哼!”
那個小姐聽了不以為意的笑了笑說道“我朝提倡君為輕,民為重,就算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都有講話的發言權,何況其他人呢,你這小丫頭呀,被我慣得越來越不像話了,要是以後進了宮還這麼口不擇言,以後誰護的住你。”
“哦,原來小姐是擔心我以後給你惹麻煩呀,那小姐我錯了,我錯了,你就饒了我這一回吧。”小丫頭打趣的向小姐道歉道。
隔壁房間的動靜,位於二樓客棧最大的一個包間裏的人聽得一清二楚,對於習武之人,本就耳聰目明,更何況這二樓包間原本也沒幾個,那間住了人,那間沒住,他們一清二楚,隻不過今日真是趕巧了,他們這些隨從本就隻是隨攝政王外出視察,到了響午就餐時辰才隨意找了一家客棧,沒想到卻遇到這麼一出好戲。
大堂裏那人說完這話,有些不屑的又帶貶低了一番,隨從原本聽見之前的話,本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普通老百姓不明就裏,說說也就算了,就當給大家酒足飯飽之後的談資了,沒想到那人還得寸進尺了,隨從氣的就要下去找那人理論,沒想到還沒出門,就聽見大堂裏想起了一個人的聲音“好一句君為輕、民為重,好一個國之棟梁,試問世人有幾人能夠做到,有幾人能夠有這胸襟呢?”隨從聽到這裏就更生氣了,一個兩個當他們攝政王府是軟柿子不成,是不是忘記他們曾經的威名了,隨從生氣的連一旁的護衛拉都拉不住就蹬蹬的下樓梯,正準備大聲嗬斥,沒想到接下倆的一句話,一下讓他頓在了原地“我敬佩這樣的人,今天你們能夠在這裏還能暢所欲言的評判攝政王,這個現象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