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崢微微一笑,從容道:“毒品很快就會從根本上整治,省裏、市裏決心很大。而且,現任的縣委書記、縣長勵精圖治,要徹底扭轉海龍縣貧困落後的麵貌,目前,全縣幹勁很足,正在如火如荼地搞建設。
廖總,狗背崗走出來的數您成就最高,威望最高,如果您回鄉投資建設,能帶動更多人回鄉投資,狗背崗人就能過上好日子,我想您也希望家鄉富裕起來吧?”
“那是你們政府的事,我是個商人,看的是效益。”
“但您還是個有情懷的人,老家人都盼著您回去看看。”魏崢打起了感情牌。
“我可以回鄉看看,投資的事,我覺得不靠譜。”廖漢興直接回絕了。
魏崢隻好亮出了底牌,給他講起了宏觀經濟:“廖總,你覺得南江市的發展空間夠嗎?太小了,不到2000平方公裏,人口已經突破了1000萬。
接下來,還會繼續突破1500萬,2000萬,這麼多人,吃喝拉撒、交通、教育、住房、看病、休閑、娛樂都需要很多配套設施,到時候,會有不少工業用地不得不轉變為公共事業用地或者教育、醫療用地,那樣的話,土地資源將更加緊缺,產業空間將嚴重不足。”
廖漢興目光慢慢地變得明亮起來,這小子的倒是有幾分遠見卓識。
魏崢繼續說:“目前,受到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雙重擠壓和疊加影響,還有就是人民幣持續升值,國家加工外貿政策收縮,出口貿易受到抑製等等因素吧,南江勞動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產業市場競爭力不斷削弱,很多企業不得不遷出南江。盡管遷出去的多是較為低端的企業,但它們是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導致南江市產業空心化嚴重。
現任的市領導非常有眼光,認為這是個警醒,所以舉一反三,開始考慮擴容的問題。雖然這次轉移出去的多是三來一補企業,南江市是歡迎的,甚至刻意把它們擠壓出去,但接下來呢?製造業轉移才是最可怕的。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廖漢興喝了一口茶,笑著問:“對,怎麼辦?”
“未雨綢繆。”魏崢說,“一是騰籠換鳥,二是城市擴容,增加土地麵積。直轄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已經被中央否決了,隻能是租地或者買地。可是周邊的惠城、莞州都不配合,不肯割肉給南江。南江隻能另辟蹊徑,找其他地方,承接南江企業的溢出和產業轉移。我仔細研究了一下,海龍縣是個最佳選擇。”
廖漢興一開始是斜靠在椅子上的,聽他說到現在,不由地直起了腰,目光灼灼地盯著他看,心裏就納悶了,這個年輕仔,隻是一個駐村幹部,怎麼會有如此見識?說得頗有幾分道理。
“為什麼是最佳選擇?”
“先說大方向,東西部欠發達與發達地區共建合作區是大勢所趨。2003年黨的十六***會第一次提出了‘五個統籌’,其中第二條就是統籌區域發展,因為上麵意識到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嚴重性。去年,省政府下發了一個文件,名字我記不全,應該是《關於我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東江三角洲聯手推進產業轉移的意見》,大力推進東三角地區的加工貿易產業向西北及東西兩翼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