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侍錫駐紮地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原,背靠一座荒山,名喚大荒山,閭侍錫中軍就在大荒山之上,四周三十萬人馬,成五行八卦排列,在大荒山正前方,誅仙大陣加天羅地網第一次完全的暴露在蠻荒王麵前。
誅仙大陣,按照天、地、風、雷、金、木、水、火八個大陣構成,每個大陣,又分為天、地、風、雷、金、木、水、火八個小陣,每個大陣都具有八個小陣分布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金鼓旗幟,以及直屬的兵馬。這些小方陣均分配有騎兵、步兵、車隊,由幾十到幾百不等組成,前排為*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後排為短兵器手,按照中軍金旗指揮,排列順序可隨時變化,八陣為了遲滯敵人進攻,發揮天羅地網的威力,在防禦時還設置衝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
中陣之內,由40名異術士待陣中央,每個大陣分派5人,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異術士可以在敵軍進攻時,以遠程法術攻擊,以異術製造冰、火、水,進行攻擊,敵軍近身時,又以奇術製造光效,使近陣之人覺得天旋地轉,每個進陣之人,都覺得地麵傾斜,站立不穩,在中陣發起攻擊時,外方八個大陣又同步旋轉,不同變換進攻兵種,加上天空中法術攻擊,地麵傾斜,進陣之人無暇顧及陣兵攻擊,往往無任何抵抗,既被擊殺。
誅仙大陣,在部署上無任何的弱點,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體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一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若說缺點,隻是這樣複雜的大陣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訓練,而且機動性較差,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前進時不允許奔跑,後退時不能猛跑。但經過閭侍錫這等不出世出的軍事奇才訓練,加上上京皇帝巫馬景的改造後,並入天羅地網40名異術士,誅仙大陣又可變為以中軍為膽,以八陣為邊的圓形攻擊方陣,陣型形成滾動狀,一波緊接一波,不停變換攻擊兵種,對於追擊或者進攻,都有非常強大的威力,往往讓受擊之人無暇還手,一旦被卷入陣中,絕無可能生還。
當初上京攻打夏商,誅仙大陣僅一輪進攻,圓形方陣橫掃夏商中軍,還未待夏商軍做任何反應,半數人馬已被卷入陣中,待剩餘人馬看清形勢,想要向後撤退,範圍正在天羅地網攻擊區域,漫天火雨傾盆而下,地麵瞬間變為三尺焦土,火雨中僥幸逃生的兵馬,驚魂未定的繼續逃走,轉眼間地網殺到,漫天銀光,刺的剩餘人無法睜開雙眼,隨後即被一輪圓形方陣擊殺,夏商30萬兵馬,瞬間化為烏有。
此刻,殺氣騰騰的誅仙大陣就在蠻荒王麵前,天空中黑雲湧動,放佛一張張開了巨口的惡魔,手持巨鐮,正等待著血液的狂歡。
蠻荒王身前,郯粟手握黑色大旗,一頭黑發肆意的隨風飛舞著,一雙紅色的眸子,仔細的看著前方誅仙大陣內中軍彩色旗幟,旗幟下方,一位青衫麵白的書生,也同樣注視著自己。
郯粟身後,正是蠻荒王舒穆祿?鄂康。
那匹隨蠻荒王征戰多年的青色駿馬,是來自蠻荒最深處也是最寒冷的地方,漠北,此馬名喚青騅,持續奔跑可達千裏,四肢猛健有力,肌肉雄壯,由於常年處於極北寒冷之地,故性情暴躁,此馬比正常馬匹高大一倍有餘,非體力、韌性過人者不可馴服,當年蠻荒王遠征上京時,帶領黑虎營,經過10晝夜不停追擊,才將此馬追上,但此時,黑虎營的駿馬已被累倒了20匹,蠻荒的駿馬,本身就是極品,但在青騅麵前,差距仍然巨大。
這匹青騅,已追隨蠻荒王南征北戰數年,按照人的年齡,應當50歲上下,深通蠻荒王心意,此時的蠻荒王手扶青騅馬鞍,一張威嚴的臉上,毫無懼意,反倒充滿期待,是啊,那一位傳說中的英雄,南征北戰,從無敗績,即使麵對一代名將閭侍錫,仍然於萬人叢中一刀斃命上京巫馬涼,蠻荒王腥風血雨幾十年,麵對越強大的對手,戰意越濃,似乎此生,就是為殺戮強者而生,手中飲火刀,通體烏黑,此刻放佛已抑製不住對血液的渴望,輕輕顫抖著,蠻荒王橫刀立馬,麵對著前方誅仙陣中的閭侍錫,似乎輕輕的點了點頭,而閭侍錫同樣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