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1 / 2)

2135年,地球的版圖早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國家之分。如今,盛大的地球聯邦執掌著全球的權力。科技與自然相互交織,演化為一個如同生物體般高度複雜、又互相依賴的生態係統。街道兩旁的樹木與光明之石相互照應,人們走在其中,宛如步入一個科幻與神話交織的世界。

在這個時代,高級人工智能已經像家庭成員一般,與人們共同生活。而元空間(Metaverse)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交互空間,其中,人們可以自由地建立、探索和體驗各種可能性。腦機接口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標配,使得信息傳輸和互動變得前所未有地直接和高效。

但是,科技的爆炸式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兩個嚴峻的挑戰。

首先,人口爆炸讓地球顯得分外擁擠。即使通過先進的技術,人類已經掌握了填海造陸的能力,但土地依然稀缺。都市天際線由巨大的摩天大廈構成,這些建築直衝雲霄,一千米、兩千米高的建築已經成為常態。其中,財富與權力的擁有者們居住在高層,享受著壯麗的景觀和純淨的空氣。而那些貧困和邊緣化的群體則擠在地下或是底層,與汙染和擁擠為伍,生活在無盡的陰影之中。

其次,能源危機成為了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雖然現代核電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但隨著科技進步和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核裂變的能量輸出已經逐漸不能滿足地球人的需求。可控核聚變技術,這個自20世紀以來就被寄予厚望的技術,至今仍舊沒有完全被人類所掌控。

麵對這樣的現實,地球社會出現了兩大對立派別。一派由知識分子、科學家和一些溫和派政客組成,他們堅信,通過不懈的努力,人類終將掌握可控核聚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限能源。而另一派則主要由部分軍方勢力和極端政客領導,他們宣揚激進的觀點,認為應該通過極端手段,如暴力減少人口,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和人口雙重危機。

在這兩派之間,社會的裂痕逐漸加深,未來的方向也成為了全人類都在關注的焦點議題。

繁忙的人流湧動在地球聯邦C市的人才市場,陽光雖強烈但因為高層的遮擋,大部分的市場都被濃濃的陰影覆蓋。鄧小五手持簡曆,穿梭於招聘的展位之間。每一個展位前的排隊人群,都像是現實中無盡的長龍,使他無處落腳。

“古漢語專業?”一個招聘者皺著眉看了看他的簡曆,有些不屑地說,“我們需要的是電力工程師。”

鄧小五強撐著笑容,“請給我一個機會,我相信我的學識可以為貴公司帶來不一樣的視角。”

招聘者並沒有回應,隻是搖搖頭,示意他走開。

一整天下來,他的簡曆幾乎分發到了每一個公司,但得到的隻是無盡的拒絕。現在的C市,像他這樣的文科生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土壤。他時常想,如果當初考上了電力工程,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情景?

夜幕降臨,鄧小五身體疲憊,腳步沉重地走向了城市的邊緣,那裏有他租住的小屋。高高的建築在他頭頂上連成一片,隻有最底層才露出一些破舊的建築。他所住的地方,正是這種被高樓遮擋的、陽光從未照到的地方。

推開門,屋裏顯得格外陰暗,隻有一個窄窄的窗戶,偶爾可以透進一絲微弱的燈光。鄧小五放下簡曆,疲憊地躺到床上,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白天的場景,那些拒絕他的麵孔、冷漠的目光。

肚子傳來饑餓的叫聲,他坐起身來,打開一個簡易的小爐灶,泡了一包方便麵。在這樣的城市,方便麵已經成了他的主食。簡單地吃完,鄧小五倚在窗前,望著外麵高樓林立的夜景。他想,或許自己應該離開這裏,去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地方。但,那裏會是哪裏呢?

生活的艱難,工作的艱辛,都讓鄧小五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無情。但他仍舊堅信,一定有屬於他的一片天空。隻是,他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尋找。

這天,鄧小五像往常一樣,疲憊的從外麵回到家,卻驚恐的發現自家的門鎖被撬開了,不過轉念一想,反正家裏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於是繼續無精打采的走進家門,一進門,鄧小五便覺得家裏的氣氛與平日有些不同。盡管混亂、破舊的家具和那些散亂的紙片與往常無異,但深層次的直覺告訴他,事情似乎不太對勁。

一陣風從窗戶間穿過,仿佛在那狹小的出租屋中也帶著一絲涼意。它吹動了鄧小五桌上的簡曆,紙片與紙片之間發出一種沙沙作響的緊張音效。他走進廚房,眼中映出的卻是那被撕得四分五裂的方便麵包裝,仿佛有人在這裏曾經經曆了一場混戰。

鄧小五感到了一種不安,他知道自己家中並無貴重之物,那麼什麼東西會讓入侵者如此焦急地搜索呢?他輕輕皺起了眉,一邊腦中盤算著是不是該報警,一邊打算先洗個澡,把外麵的疲憊都衝刷掉,然後坐下來好好享受一碗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