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回山(2)(1 / 2)

土匪也是有規矩的!

比如說:最大的那個就叫“大當家的”或“大掌櫃的”,內部叫“大哥”,其下有二掌櫃的,再往下有著“四梁八柱”這些,最後下麵的一般匪徒就稱之為“崽子”了。

四梁分裏四梁、外四梁,合起來即為八柱。

裏四梁指的是炮頭、糧台、水香、翻垛的。炮頭是執法行刑的,他必須“管直”(槍法準),百發百中。在和敵人交鋒時,他能在關鍵時刻一槍定奪大局;糧台管糧食、蔬菜的儲備、供應,到百姓家就食時,還要檢查該戶有無傳染病,食品是否有毒;水香負責分配站崗、放哨,每砸開一個窯(攻下一個地方),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卡子(哨兵);翻垛的,是溜子裏的軍師、參謀長。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動前,他要占卜凶吉,遇險時,他要祈神庇佑。外四梁指的是秧子房掌櫃、花舌子、插簽的、字匠。秧子房就是票房,是關押人票的地方,其掌櫃的大都心狠手辣,催票時割耳朵、割鼻子,毫不手軟,過期不贖票,也由他和手下人撕票;花舌子負責給苦主家送信、講價,這種人一要善於查明苦主家底,二要巧言善辯,要對方拿出更多的錢來;插簽的,也有叫稽查,主要負責勘察打劫的目標、路線,保證萬無一失;字匠主管文墨,給苦主寫信,與外界的文字交道,都由他負責。有的字匠還會刻印、模仿他人筆跡等。

另外綹子大點的還有“馬號”——是鼓搗、管理馬的,土匪最慣常的就是以馬代步,呼嘯來去了。

怎麼樣?隨便看一看也覺著好像土匪也不是那麼稀鬆,那麼不堪吧起碼,還有說什麼土匪服裝服飾很破爛不統一啥的,很少,大部分的那都是一溜往外一站就立馬明白這是一夥的了。

最後再說說土匪的“搶”跟“不搶”,那也有講究。不過不同的是,隻要你這個綹子在道上報出名號了,那不管你是三不搶呢還是幾不搶,“橫推豎壓”是禁忌!(都是做的太過了)隻要你犯了忌諱,那你就趁早消失,否則是個綹子都“插”你沒商量。

……

這麼說的意思就是,土匪咋了,土匪也是有組織有紀律一團體不是?最為關鍵地,是土匪殺小日本子!是絕大部分的土匪都殺小日本子!而且殺的主動,殺的堅決,殺的關東軍心驚膽顫,謂為大患!

東北抗聯,一半以上都是土匪吧估計……

“我們,南滿的抗日軍領袖,在祖國山河欲裂,嚴重危難之際,向三省同胞宣誓,堅持對外!不分見解,信仰,槍口一致對外!我們聯合起來!”——這是個宣言。

··············分割線···············

這個年頭兒,號稱“宣言”的東西太多了,誰都有事沒事“宣”那麼一下,好似這樣就能幹跑小日本子了,屁!鼓動別人賣命算哪門子好漢,有本事自個兒拎把槍上陣殺敵去,得瑟什麼玩意兒……

嶆山二爺,人稱“秀才”,殺鬼子不眨眼的主,現在心裏還就這麼想的!

當然了,他不是針對白山黑水這邊兒的三老四少,這邊的好漢子們就再不靠譜,可要說起殺鬼子的事兒來,一個個都不含糊,都是一槍串倆兒的人物,他秀才親熱還來不及呢哪裏敢胡咧咧呐?他針對的是某一小撮兒人——尤其是盡在關內報紙上白話的那些個扯犢子。不過二爺抱怨歸抱怨,該辦的事兒還是得辦。那就是近期聯合淩源,磐石,寧安……這趟線兒的幾個大綹子們再幹它一票大的!在阜新、吉林和牡丹江這幾個鬼子小心看護的地方,用力狠狠地再鑿疼它一下子!而這幾個地方的綹子裏邊特別是吉東的老爺嶺最有靠兒了,那真是要人有人要槍有槍的,更要緊的是:穆棱跟綏芬這起子線兒,可正好是咱嶆山的後脖梗啊,瞎弄不得,最起碼也不能說讓人抄了後路給……

所以,盡管秀才二爺在鏡泊湖路過的時候,他也沒怎麼大吭氣。

其實也沒啥,那白話的人要是個楊靖宇、趙尚誌之類宰鬼子的“當家的”話,他秀才也認,不過你說你一個連走路還要人陪隨著保護,淨耍嘴皮子的玩意兒,憑啥你說丁是丁說卯就是卯啊?有本事你也當著咱麵兒掐巴倆個給瞧瞧!反正啊,咱嶆山是既沒跟你一塊飆過膀子,也沒跟你殺過鬼子。說到底就一句話:信你不過!還好意思旁敲側擊地問二爺要人要槍了,白給你得了,好意思也!寧安的“老雕子”也是,招地都他媽啥人呐……不行!恐怕寧安這邊兒的“老雕子”鎮不住場子到時候,那這趟大活兒我是叫他呢還是不叫他呢?媽的你個死“老雕子”,咋就不能像人家“磐石”的“三好”那麼有料呢現在?要知道那玩意可是個“大響窯”哇,響到小鬼子能玩命地滿山遍野攆咱們去……咳不說了,你現在整的那個師爺,就他媽知道梗著脖子跟人麵對麵兒硬幹仗火,就那不著調兒瞎參謀,還非要大扯出個什麼“軍部”來,你當軍長啊?哎呀我的媽呀!和你合作,那我就真瞎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