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路途
史載:建元八年春,北修烈帝壬親迎元烈明德皇後於江陵。
這句話念出來還不要十秒,可真正從北到南這一路走下來,沒有親自走過,又有多少人能體會這其中的艱辛呢?
即使曾經有過一位想要以超越時代的精神來實現“全國路網標準化”這一奇跡的前朝皇帝和一位穿越自現代、親眼見證了“要想富先修路”這一真理的先帝,大修朝的交通運輸狀況仍然算不上發達。
雖然前朝那位偉大的皇帝以非常大無畏的精神征集了數十萬勞工修建了一套四通八達的官道,先帝又命人在這官道的基礎上平整夯實並加以延伸和拓展,在這個時代,要出一趟遠門,其實還是相當不容易。
要不是宋嘉言這幾年多少也練出來一些,隻怕就是在這沒有汽油味和二氧化碳的時代,他也會出現“暈車”這一上千年後才會出現的時代性毛病。
不過饒是如此,等到四月下旬,他們走到越來越接近代郡的廣武縣時,宋嘉言多少還是有些受不了了。
這一路從江陵到南陽再到長安去祭拜皇室先祖,又從長安過河東、上黨到太原,宋嘉言唯一覺得慶幸的,大概就是他不用像那些仆役一樣走路。
但是,別以為坐馬車就是什麼了不得的好事了——有了從代王府來的那些王府屬官,有了他們手裏足有兩三斤、丟出去都能砸暈人的《大修禮則》,這一趟本就不容易的長途馬車之旅就變得更加艱難起來。
這也不能完全怪那些屬官。作為代王的“兒媳婦”、皇室宗親的內眷,以這個時代來說,很多事確實要悠著點。
不管怎麼說,就連“人-權社會”的渣爾斯還不能娶卡米拉做原配呢,作為會給國民帶來示範性作用的皇室,更何況還是有實權的皇室,有些事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這一點,宋嘉言還是能夠理解的。
然而,為了不讓人看見,不得不整天行進時就呆在馬車裏連車窗也不能開,下車時還得戴個帷帽擋臉,吃飯隻能稍微掀開一點從帽簷下麵塞進去,這樣的要求,似乎和對國民的示範性作用也沒什麼大關係吧?
何止是沒什麼關係!
在宋嘉言看來,這已經是超越了人的基本需求,完全是無視人的基本生存權了!
這就好比在二十一世紀坐小汽車上盤山公路,悶熱的天氣裏不給開空調,除此之外,還強行規定不準你開窗!不僅坐車不可以開窗,下車你還得蒙麵以避免你影響市容市貌,吃飯的時候也隻準你閉著眼睛吃。
開始的一段時間,為了配合王府屬官的工作,宋嘉言還很好商量地隨他們去——不給開窗看風景咱就睡覺嘛,吃飯也可以拿到房間或馬車裏吃,這年頭誰都不容易,理解萬歲。
然而,隨著三月漸漸過去,四月慢慢到來,天氣逐漸悶熱,道路卻越變越壞,這樣的日子,別說宋嘉言,就算是原住民的言可貞和薑秀他們,也都有些受不了了。
別以為路修好了就萬事大吉。其實,比起修路,路的日常養護也不比修路本身便宜。這個便宜不僅僅是造價上的,也有精力、人工等多種方麵,要不然後世也就沒必要專門弄個公路局了。
一條路修好了之後要想長久使用,之後的修修補補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誰能保證這路天天風吹雨淋的不會變形呢?誰能保證大家這刮風下雨的天氣大家踩來踩去沒把這個路給踩出幾個坑呢?更何況這路還不是水泥做的,而是土築的!
一句話,這時候的官道,日常維護很重要。
然而,很明顯,四月中旬以來的這段路,顯然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
宋嘉言本來是不暈車的。這麼幾天忽上忽下的雲霄飛車,也讓他確實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在重慶騎自行車”的感覺。
他倒是沒有吐。不過也比吐好不了多少——在車裏悶上那麼兩三個時辰,哪怕他多數時候都在強迫自己睡覺,一等下車,也還是免不了臉色發青。
言可貞早在前兩天就開始吐得昏天黑地了,總不能讓宋嘉言照顧他,這兩天,他就被移到了薑秀他們的馬車上。
宋嘉言一個人坐在寬敞的馬車裏,烤全羊已經從一數到了一萬,還是沒能成功地把自己催眠過去,他開始很嚴肅地考慮,是不是該找個人來把自己給打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