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古時期:
自盤古開天以來億萬年來,入眼皆為一片混沌,無任何聲音,亦無任何光亮,盤古無奈於孤獨中死去。
死去前一刻的盤古為免天地重新閉合,右手將開天斧狠狠插入地底,然後雙手齊舉蒼天,雙腳狠踏大地,使天地更加開闊。
盤古死去後,他的身軀經過億萬年的演變,逐漸成型。
曾經所呼出的氣化作風雲,曾經所發出的怒吼聲化作雷霆,左眼化作太陽,右眼化作月亮,斷裂後的骨骼化作億萬高山,頭發化作億萬星辰,皮毛化作無數草木,牙齒化作金,筋脈化作木,肌肉化作土,血液化作水,不甘停動的心升騰起熊熊怒火,不肯彎曲的脊椎永遠屹立在天地之間。
再經過億萬年後,日月開始交替,億萬星辰也隨之而動,電閃雷鳴之間、風起雲湧之際,萬物隨之而生。
上古時期:
距今約一千萬年前至兩百萬年前,天地之間,萬族林立,為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為繁衍更多的後代,萬族攻伐不止。
人、妖、魔、靈四族曆經苦戰,最終勝出,許多種族在大戰中灰飛煙滅,從此泯滅於天地間。
部分及其強大的個體亦開始了攀登盤古脊椎——被稱為通天柱,史稱這次探索為‘通天之路’。人、妖、魔、靈中最為強大的一百零八個個體,最終登上了通天柱的頂端,被萬族共尊為‘始神’。而踏上通天之路未死的、但卻未曾登上頂端的,經眾始神商議被封為‘仙’。
這群極其強大的‘神仙’,為搶奪更多的資源,也為彰顯自身的地位,合力將通天柱斷為兩截,又將上半部分通天柱分為一百零八份,分別由各個始神保管。同時也將位於天上的這上半部分命名為‘神仙界’,將位於地下的下半部分稱之為‘凡間’。
通天柱斷裂後,‘天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離‘地下’越來越遠,日月星辰也隨之遠離。漸漸的,天地之間自然形成了一段真空地帶,這片範圍內因為天、地之間極其不穩定的能量穿梭,變得越來越紊亂。
始神們為了接引子孫後代能順利通過這段紊亂地帶,便合力從太陽和月亮中切割了萬分之一,又合力將數千顆星辰合並後製造了兩顆巨大的星體,將太陽和月亮中切割的部分分別安置其內,重新製造了一顆‘太陽’和‘月亮’。
然後,眾始神又各自大顯神通拘來數億星辰布置在真空地帶下方,將‘新陽’和‘新月’分為陰陽兩麵分別安置在陽麵和陰麵。最後,始神們集合群仙之力於新布置的星空,以‘新陽’和‘新月’為陣眼設立了陰陽諸天大陣,至此,凡間永不再現太陽與月亮相遇的情境。至此,地下的能量也不再向上方激射,真空地帶下半部分隨之穩定。
有了成功經驗的始神們,又如法刨製,攝取了凡間地底億萬裏土地安置於真空地帶的上半部分,天上的‘大地’遂隨之穩定。
而真空地帶的中部,由於上下部分的擠壓,遊離的能量更加紊亂,時常可見能量碰撞後爆炸所產生的絢麗花火。眾始神遂剝離了凡間通天柱頂端的部分外殼,於真空地帶的邊緣部位以通天柱外殼構建了一條小型通道。
至此,凡間修煉至足夠強大後,便可通過凡間的通天柱,然後破碎虛空,經過通道來到神仙界,成為新的仙人。
中古時期:
距今約兩百萬年至一百萬年前,人、妖、魔、靈四大族中,魔族總體力量最為強大,且魔族繁衍能力極強。為避免被魔族各自擊破、蠶食,也為了獲取更多的修煉資源,人、妖、靈三族聯手將魔族放逐至汙穢之地。
此次大戰因力量過於強大,使得天地破碎,神仙界隨處可見肆意激射的能量,凡間界被切割成上萬塊漂浮的大陸,且原本位於凡間界上方的通天柱大半部分被打斷,隨後被戰勝的三大族瓜分。
此戰過後,魔族神位被盡數剝奪,族人也被盡數放逐。獲勝後的三族逐漸對魔族放鬆警惕,反而互生嫌隙,摩擦不斷。
近古時期:
距今約百萬年前至十萬年前,魔族經過長達近百萬年的積蓄力量,於十萬年前展開反攻。此戰跨度極長,曆時近五萬年,無數生靈灰飛煙滅,也造就了不少曆史名人;此戰後,凡間界上部空間被剝離,被稱之為靈界,從此凡間化神不顯;凡間界也再無一塊可橫跨數界的大陸,被分裂成各大大小小的界麵。
本書起點:
玄黃大陸界麵,一個本來勉強算得上紈絝的少年,不知不覺走上了一條修煉大道。
世間哪有這般輕而易舉的成功,總要在曆經風雨之後方能見彩虹。
且看少年如何逆天改命,踏破這條蒼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