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西門來客(上)(1 / 2)

又是一年盛夏至,入伏之天令人心煩意亂。

然在龍崎帝國東南櫻州有這樣一座城池,百姓可在其間清爽的微風中安享盛夏之景,不必憂心淪為烈日的玩物,便是譽為“龍崎第三府”的虞城,亦是最負盛名的避暑聖地。

正因如此,適逢火爐爆發之際,人們爭先恐後湧入其中,致其城內城外人流膨脹。暫且不談城內是何壯景,但見城外就已是車林人海,波瀾壯闊。

最誇張的是南門與西門之外。

南門前鮮可見人,然車馬之隊卻貝聯珠貫,各式馬車排布整齊劃一,猶如大軍壓境。

西門正好相反,車馬雖少,卻獨不缺人。

放眼望去,一字長龍沿官道蜿蜒至無窮無盡,似可直通天際,如此陣仗,在他地怕是百年難逢。

彙集此地者,多慕名而來。

有達官顯貴,亦有商隊走卒與貧苦農人。

前者多彙南門,後者多聚西門。

西門有唯一可通龍北的官道「平庸道」,故西門排隊者大都來自龍北。於門前順官道望去,可瞧見無數人肩扛烈陽趕來,那路邊矮林裏攢動的人頭皆是納涼的龍北外鄉客。

試問南方今夕如此酷暑,此龍北之眾何以不遠萬裏,遠徙至此?

熙攘塵世中,無論飛禽走獸,無論蟲魚花草,皆為尋覓生存之道而生存。

少數登高者或可不必憂心每日如何果腹,隻為愜心如意,但芸芸眾生卻要為這二字勞途一生。

龍崎乃九州之地,時至今日,已在玉氏皇室統治下屹立三百年光陰。

龍分南北,以橫貫大陸的「滄江」為線。

北部六州,西部胡州、西北沙州、北部禹州、東北臨州與中部中州及皇城「青龍涿」所在的東部青州共稱為“龍北”。

而剩餘三州,東南櫻州、南部南州與西南雲州便是與之相反的“龍南”。

曾幾何時,龍北安寧和平,百姓安居樂業。然往事不堪回首,如今龍北卻是寇禍四起,民不聊生。於是呈現一片祥和之景的龍南三州才會引得大批北人南遷。

於流離失所者而言,天氣炎熱否無關緊要,重要者是能在天地間尋到一席安身之地。

但若想去南方,無一例外都得經過眼前這座佇立在南北分水嶺上的虞城。

……

嘒嘒——,嘒嘒————

未末至,烈日炎炎,蟬鳴不絕於耳,西門兩守城官兵正於門洞陰涼處登記入城者。

“城外鬼熱鬼熱,伍長隻讓俺倆出來登記,真是的喲!也不曉得西門怎就這些多人?”

官兵甲滿腹牢騷,生無可戀地登著記。

官兵乙聽到後長歎一聲,先一邊吆喝維持秩序,等放完行坐下來不緊不慢地說道:“哪裏都人多,隻不過這裏的窮人更多些,除了咱倆,咱們營其餘人都被董將軍臨時抽調去南門了。”

“南門?”甲瞪著眼珠子恍然大悟道:“麗陽那邊過來的可不都金貴著嗎?”

“所以咱認栽唄,沒啥嘮的。”

“可城內滿共那些地兒啊,南邊的來那麼多,北邊的也不湊趣,住的下嗎?”

“做好我等分內之事就好,不該咱操心的,還是少撥弄那根弦兒。”

兩個官兵怨聲哀道,自以為倒黴透頂,殊不知西門前暴曬在烈日下的人兒多麼煎熬。

與此同時,隊伍末端有兩名麵黃肌瘦的乞丐少年正踮腳眺望。

烈日下,他們被曬得發紅發紫,等待許久也不見隊伍蠕動一下,此刻隻覺兩眼昏花,腳底陣陣發軟。

高個少年口幹舌燥,煩躁異常,站在矮個少年身後一個勁咧咧著——

“今日怎的這些多人,這樣下去,何時才可輪到我倆?日頭如此毒氣,怎就不知加派些人手啊!隻此一列,是要活拿人命不成?”

然矮個少年精神恍惚,並未聽到他之抱怨。他用手擋著太陽,閉著眼搖搖欲墜,半張著發白結漬的嘴,似已出現幻覺,不停念叨著什麼。

他叫豆子,另外那個聒噪的叫石頭。二人與這裏的大多數人一樣,都來自龍北。前不久萍水相逢,後就成了彼此的搭伴。

“你咋個不說話咧?沒事吧豆兒?”

見豆子有些蔫巴,石頭戳了戳他。

可沒成想這一戳,直接將他戳趴下了。

石頭哪裏想到是這種情況,被嚇懵當場,回過神趕緊蹲下來又搖又喚他的名。

“你咋了豆兒?醒醒啊!”

“莫要嚇我,快醒醒!”

喊與搖自然不頂用,他知道豆子這是發痧了,得將他盡快搬至陰涼處,再找些水來給他喂上。

可眼下視野開闊,陰涼都在十裏外的矮林處,況且此時何來水那硬通貨。

於是,他將目光打向前麵排隊的人。

但那些人見豆子需要幫忙竟紛紛轉身,有人甚至捂緊了腰間的水壺。冷漠是人間的常態,更何況是這種自顧不暇的時候。

許是習慣了被袖手旁觀,石頭異常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