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聽到這裏,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心裏非常清楚,孫權一敗再敗這是想要通過結盟來罷兵言和,維係與大漢的關係。
雖然諸葛亮也明白,這種盟約對於吳漢來說都有極大的好處,不僅是為了維護雙方的利益,更是為之後北伐曹魏獲得輔助。
“兄長所言極是。”
諸葛亮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隨即蹙眉一轉話鋒。
“但是此次是東吳背盟在先,偷襲荊州。我主公聞聽此事也是義憤填膺,憤恨不已。如若此次吳侯卻有誠意,我等自然也會全力以赴勸說主公。”
諸葛瑾聽到這裏,臉色微微一變,顯然沒想到諸葛亮會如此直接地提出這個問題。
他沉默了片刻,隨後開口道:
“賢弟,此事乃是昔日魏主曹賊威逼強迫,東吳大都督呂子明之決策,並非我主孫權切實想法。”
“你也知道漢壽亭侯的脾氣,辱罵我主,輕視東吳。當時出兵荊州,也是出於無奈,為了江東存亡不得不如此。”
諸葛亮聽到這裏,心中了然,顯然對這個解釋並不滿意。
隨即眉頭一挑,深深地歎了口氣,道:
“兄長,你自己聽聽你這話,即便來日登上朝堂,有誰能夠信服。兄長這個時候搬出曹孟德、呂子明兩個死人,未免也太兒戲了。”
“即便為弟我有心促和,也擋不住滿朝文武悠悠之口。如若東吳真心想要重修舊好,兄長也必須拿出誠意來獲取我主的信任。”
“要不然屆時東吳又要朝秦暮楚、反複無常,為弟我——”
“罪莫大焉、性命不保啊!”
諸葛瑾聽到這裏,心中也是一沉。
他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也知道是東吳背盟在先,必定理虧,想要重新建立盟約必須要做出一些讓步,才能得到蜀漢群臣的信任。
“賢弟,我明白你的意思。東吳自然是滿懷誠意,願意為此事做出讓步。”
“東吳願意將之前所占荊州之地長沙郡、桂陽郡全部歸還,此前劉皇叔借取的南郡借據文書也一並奉還,不再討要荊州。”
“除此以外,東吳還會賠償相應糧草器械以為聯盟之禮。”
“賢弟啊!為兄我也是一番奔波全為吳漢之盟,你應該也體諒我的苦衷啊!你也知道,呂蒙如今病逝荊州,我東吳亦扣押了魏使蔣濟,也可任憑貴主公發落!”
諸葛亮聽到兄長這番懇切的心意,已然把底牌也亮了出來,心中也是一驚。
東吳竟然願意做出如此大的讓步,可見他們對於重新建立盟約的決心。
“兄長,此事非同小可。我需要與主公商議之後才能答複。不過兄長請放心。”
“聯吳抗曹乃是我大漢國策,輕易未可動搖。想必主公必定會回心轉意,親自接待兄長,重修漢吳盟約!”
諸葛瑾聽到這裏,心中也是一鬆。
他明白諸葛亮這番話其實已經表明了劉備的態度,“好的,賢弟。我等之後會在館驛等待召見。”
諸葛亮點了點頭,隨後又與諸葛瑾和呂範商議了一些細節問題,以便先確定吳、蜀兩國之間的盟約的條款。
不多時雙方商議之後,諸葛亮低眉沉思道,
“呂範大人的意思是,吳漢兩方又要聯姻?”
“正是,諸葛丞相。我方提議吳漢兩家再結秦晉之好,以此加強兩國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