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野、蔡陽、樊北,處處是陷阱(1 / 2)

“將軍可知,曹洪已攻克宛城了。”

司馬懿坐在一旁摩挲著手中的玉佩不疾不徐道。

張遼聞言,心中便開始猜測軍令中的內容,試探道:

“哦?子廉既然已經奪取宛城,那我兩軍應到合力夾擊新野要緊啊。想來丞相軍令必是如此。”

“將軍猜錯了,丞相不但不打新野,還半途調走了許褚回許昌,叫曹洪去收複南鄉郡了。”

張遼心中疑惑不解,一步並做兩步地走到司馬懿身旁坐下,

“丞相這是何意?”

“不知”,司馬懿無奈的搖搖頭,將手中的軍令遞給張遼,“軍令中並未提及此事,隻要求我軍按令行軍。”

張遼隨即打開軍令細細查看,剛看到“樊北”二字,心中顫了一下。

“我軍又要過河去取朝陽諸城?”

司馬懿微微點頭,並不言語。

張遼放下軍令錦帛,清了清嗓子,強裝鎮定:

“咳咳,我也不是怕他劉封,如果這次劉封又來個什麼空城的,軍師是進還是不進?我反正一個字,打!”

司馬懿轉過頭,不可思議地上下打量了一眼張遼,

“我看將軍是氣糊塗了吧。都這個節骨眼了,劉封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還會用這招?

就算他犯傻再用這招,難道你張文遠還不知道怎麼破?”

還一個字“打”!

這種小城用這種計謀,也不過是無奈之舉罷了。

“嘿嘿。”張遼一臉傻笑,稍微尷尬的緩解一下,

繼續道:“軍師覺得,我軍此次過比水,該如何對待新野的劉封呢?”

司馬懿眼眸微暗,浮現出一絲寒意,麵容卻帶有微笑:

“我軍小部假意攻取朝陽,再於新野、朝陽間險要處設伏,另在這蔡陽大營亦暗設伏兵。如劉封徑直去取蔡陽,

就正中我下懷,我軍便可輕襲新野,再合兵一齊前往蔡陽截殺劉封,如此一來大事定矣。”

張遼聞言起身踱步,大喜過望,“軍師此計甚妙。”

突然轉過身,尷尬一笑,“不過,我軍似乎對關平行過此計。”

最後轉喜為憂,“這劉封可不比關平,他豈會輕易上鉤,又豈會沒有防備。”

司馬懿輕捋胡須,坦然一笑,

“文遠所慮雖沒有錯,但是此計乃是死局。他劉封若不上鉤,我軍自可攻取樊北即可,於我有何壞處?將軍無須多慮,在下自有分寸。”

張遼見司馬懿胸有成竹,便不再憂慮,

“有仲達在旁,我自然放心。依照丞相軍令,我軍明日即可前往朝陽,然後依計行事。”

隨後兩人商議一番,全軍好好休整一夜。

翌日一早,

淮南軍留守五千魏軍埋伏在蔡陽大營,帶領剩餘魏軍浩浩蕩蕩渡江前往朝陽。

此時的樊北,申儀早就從樊城求援數千兵馬前來固守朝陽城。

司馬懿讓張遼前去新野方向埋伏,自己則前往朝陽攻城。

心中思忖:此時若白白耗費兵力攻城,並無益處,不如做做樣子即可。

待劉封是否做出行動,到那時再做決定不遲。

於是朝陽戰場便小打小鬧起來。

然而此時朝陽的戰報已經順著官道奔向新野城。

劉封一行人接到軍報,便立即分頭行動。

此時的新野、蔡陽、樊北三地,三條線路上到處都是魏軍蜀軍,到處亦都是魚餌陷阱。

司馬懿和劉封兩人便在這塊區域,再一次交起手來。

傍晚時分,氣溫頓時又降了幾分。

“報——”

張遼搓了搓手靠坐在枯樹的樹墩上,揮手示意傳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