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製衡上庸三狐狸(2 / 2)

劉封假意賠笑緩解氣氛。

“子度何故與我玩笑,成都往來實在拖延時日,久必生變。將軍熟讀兵法豈不知將在外,理應有權宜應變之職責。”

“子度不必擔心,上庸無需抵禦外敵,隻要荊州無事上庸自當高枕無憂;然而將軍隻需製衡申氏一族,以免生二心,裏應外合”

“荊州若失,上庸因此不保,一應幹係由我劉封擔當;荊州方麵若有戰功,我自當上表保子度首功,軍令,表文皆授印在此。”

孟達不想劉封竟恩義至此,慌忙跪地。

“將軍如此大義,老夫實在慚愧。將軍自當率軍前去,上庸但若有失,某以死謝罪。”

“子度,快快請起,你我同僚共事,自當坦誠相對。”

隨後二人寒暄商議一番,暫略不提。

送孟達出帳後,劉封揉了揉太陽穴,但願這老狐狸能夠如其所說吧。

想著還有兩個硬骨頭要啃,劉封腦袋更疼了。

要不是救荊州難度太大,要確保後方無虞,我恨不得現在就砍了這幾個家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回到帳內剛準備提筆寫信。

“報!征北將軍、上庸太守申耽到。”

“報!建信將軍、西城太守申儀到。”

這申氏二兄弟又各有不同,申耽一家老小皆在成都,劉備恩賞頗厚,會老實一些。

唯申儀無所顧忌,唯利是圖。

我當拉攏申耽,威壓申儀,令其隨同我出軍荊州以為人質。

依此計行上庸方可萬全無虞。

見二人進帳,劉封佯裝大怒砸倒軍案令牌。

這一脆響,嚇得申氏兄弟連忙向前跪地道:

“將軍何故發此大怒?望將軍多加珍重身體。”

劉封轉過身來立即扶起申耽,麵對申儀大罵道:“前日郡中來報數條罪狀。你申儀濫殺無辜,還在軍中打罵軍士,是也不是?”

昨日確實在軍案上看到軍報,不過都是捕風捉影之事,或是些許同僚攻訐的小事。

古時朝廷多有這種陷害他人之舉,或博取功勞,或打擊政敵,也不能說陷害隻不過會誇張其辭。

劉封想到隻要是地方豪強不可能常在河邊不濕腳,我這邊故意加大渲染,打你個信息差,不怕你小子不上套。

“將軍明鑒,申儀豈敢胡亂草菅人命,打罵軍士,這都是小人從中挑撥?將軍不可不察啊。”申儀慌忙辯解。

“方才我亦不全信,與孟子度商議,子度也佐證你的數條罪狀,你還有何話說?”

“將軍此事必有隱情,孟達兵鎮上庸,房陵,我弟申儀為西城太守,豈會事事如此清楚,

孟達必是想趁機削我申氏權勢,獨斷上庸。將軍詳查。”申耽再次跪下分析道。

劉封心想:如今我再從中加以挑撥孟申二人,即使一方有反意也會有所忌憚,不至於兩方合力共謀。

“兩位快快請起,雖說我亦有疑慮,但諸事必不會空穴來風,

我正出兵在即,無暇查實此事。申儀戴罪立功,率本部1000餘眾隨我去往荊州,再側協助。”

申儀唯唯諾諾不敢應答,劉封欲再次發火,申耽見狀:

“愚弟但聽將軍調遣,即便不獲罪也理應協助將軍出兵應敵。”

“既如此,申儀來日軍中報道。申義舉不必擔心,我必將視申儀為兄弟,

漢中王封你為員鄉侯,征北將軍,倚靠甚重,望用心守護上庸,不負重托。”

“遵命!必當盡心竭力。”

待宴飲申氏兄弟,同樣寒暄商議一番後,劉封自回上庸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