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站在院子裏聊了一會兒,最終江建國還是沉吟道:“弘誌,你掙了大錢,這是好事兒,不過我還是想再叮囑你幾句。”
他看了廚房裏忙碌的楊兮兮一眼,對江弘誌道:“當初你沒錢的時候,人家兮兮可是二話不說就嫁過來,隻圖你這個人。”
“如今你有錢了,可別變了心,在外邊胡搞,嫌你媳婦這兒不好那兒不好。”
江建國說這話時一臉嚴肅。
楊兮兮嫁過來這幾年,為人勤儉,持家有道,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渾身上下,挑不出一點毛病。
這年頭,像楊兮兮這麼好的兒媳婦可不好找。
當初人家沒嫌棄咱,那咱現在就不能辜負了人家。
“爸,這一點你盡管放心。”江弘誌道:“我不是那種人,也不會幹那種沒良心的事兒。”
楊兮兮對他是真愛,他對楊兮兮,又何嚐不是一心一意呢?
這時王紅芝和楊兮兮婆媳兩人也在廚房忙好了晚飯,楊兮兮一邊端菜,一邊朝院子裏喊道:“爸,弘誌,吃飯了。”
晚飯是熟悉的酸菜麵條,蒜苔炒肉,涼拌豆芽。
雖然這樣的飯菜在外邊也能吃到,但不知為何,家裏的就是要更香一些。
飯桌上,江弘誌談起準備二十七號接一家人到雲北市過年的打算,江建國也是爽快同意。
“既然二十七號就要動身,那該辦的事情就得提前辦,比如上墳燒紙什麼的。”江建國沉吟道。
按本地習俗,過年時的上墳祭祖一般是在年三十傍晚進行。
女人們在家包餃子,準備年夜飯,男人們則帶上紙錢上墳祭祖,祭奠先人。
如今二十七號要動身,這些事自然要提前辦。
江建國深深地看了江弘誌一眼:“弘誌……你這兩年,都沒怎麼給你爺燒紙。”
自己老爸這麼一說,江弘誌心中頓時了然。
一張蒼老慈祥的麵孔,也浮現在腦海中。
他想起小時候每次放學回家,那個有些耳聾的老人都會給自己塞一把大白兔奶糖。
如今不知不覺,距離爺爺奶奶的離去已經有十幾年。
由於日漸變重的生活壓力,江弘誌近幾年都沒上過幾次墳。
如今自己有了錢,終於在這社會混出了個人樣……他們若是泉下有知,想必也會為自己高興吧?
想到這裏,江弘誌也點頭道:“爸你說得對,是該給我爺好好上次墳了。”
隨後一家人又商量了一下,決定明天上午辦年貨,下午上墳燒紙。
剩下的幾天,再到幾個親戚家走一趟,拜個早年。
隨後,江弘誌又掏出手機,直接給自己老爸和老媽的賬戶上各自轉了十五萬。
“爸,媽,一點小錢,你們先花著。”江弘誌鄭重道:“以後不夠,隨時管我要就行。”
“嘖,我們哪花得了這麼多。”王紅芝趕忙道,臉上的笑容卻是遮不住。
自己兒子有出息,當媽的心裏怎麼能不高興。
“爸,媽,你們就收著吧。”楊兮兮在旁邊勸道:“這幾年都沒給你們買什麼好東西,現在有錢了,也表表心意。”
最終,江建國和王紅芝還是接受了江弘誌給的錢。
他們也相信兒子的分寸,不會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兒子既然給了,那就一定是給得起,自己當父母的,沒必要強行推脫,辜負了子女的一片好心。
……
夜晚,江弘誌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隻覺得從來沒有這麼舒心暢快,揚眉吐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