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敗的顧府裏,一棵被燒死的老樹下,顧裳用小鏟子匆匆地挖著泥,一如她兒時一個人在樹下堆泥玩,臉上衣上帶了泥點也渾然不覺。
她也想知道爹爹到底埋了什麼寶物,引得她顧府上下幾百口人慘遭殺手。
當鏟子觸碰到硬物時,她的呼吸停滯了。
一番折騰後,顧裳終於拿到了本該在及笄之日就交到自己手裏的木盒。
看到盒裏所盛寶貝的一瞬間,她愣住了,眼淚不受控般地往下掉。
六年前
錦州顧府,顧將軍正在接待來自晉州的貴客。
那貴客自進門起就掛著耐人尋味的笑,看上去自大又輕浮,如同打一開始便看透了做戲之人所做戲法之奧妙而又懶得戳破,饒有趣味地看著他自以為是地表演。
“顧將軍,別來無恙啊。”
貴人坐高堂,挑逗地看著坐在側位的顧將軍。
“真是許久不見,自皇宮一別,您與臣有好些日子不曾有來往了。不知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貴客冷笑一聲,端起桌上冒著熱氣的茶輕抿了一口,“不知將軍可還記得檀木珠?”
自然是記得的,那曾是救他女兒命的東西。
彼時他們一家還未到錦州,顧將軍驍勇善戰,深得先帝賞識,一路升官加爵。
其有一女,名喚顧裳,因自小受盡萬般寵愛,遂養成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別瞧她琴棋書畫樣樣不精,舞刀弄槍卻是無師自通。
許是看出顧裳的天賦,從她握得住劍時起顧將軍就有心教她習武,一得空便陪愛女騎馬練劍。
新來的下人隻道顧小姐多麼命好,生來就那麼多人捧著她、護著她,隻有老人知道顧裳受了多少苦。
身負保家衛國的重任,顧將軍彼時四處征戰,顧不上家眷,偏偏顧裳又是個體弱的,需要常常喝草藥來滋補。
因為身體不好,四周的孩子都不願和她玩,他們笑話她是個藥罐子,風吹就倒。大家圍在一起打打鬧鬧時,她就隻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
時間長了,大概她也覺得沒意思,索性就自己與自己玩,於是家中奴仆經常能看見她一個人在院子裏的樹底下捏泥巴。
後來有一日,家丁抱著渾身是水的顧裳從門外衝進來,稱她跳水去救人,上岸後就暈了過去。
這一暈可不得了,高燒不退,什麼藥都不起作用。被請來醫治她的郎中把了脈後頻頻搖頭,紛紛勸夫人節哀,準備好顧小姐的後事。
然而顧夫人不信邪,還是到處求醫問藥。但凡能找到的偏方挨個試過去,那煎草藥的藥罐子底都快燒穿了,顧裳還像個活死人般不見起色。
最後不知從哪來了一遊醫,給了夫人一顆檀木珠,要她給顧裳戴上,又開了一方子,要顧裳喝滿二十日。
顧裳喝了後逐漸退了燒,二十日後果真就活蹦亂跳了。此次大難不死,病愈後她原本病懨懨的身體也變強壯了許多,這才有了如今上樹翻牆的顧家小姐。
那遊醫臨走時告誡顧夫人,製作此珠所用檀木長在惠州最南邊的險峻峰上,乃是吸收日月之精華,八年才長成一棵樹。
待長成後,需取其最粗壯的枝幹最頂端打磨成珠,一次隻能結成一顆,且這顆生上顆滅。恐顧小姐以後再次病發,待她及笄後需再取一顆檀木珠護身,而後再過八年,期間若無事則可長命百歲。
後皇上駕崩,新皇上任,念顧將軍年事稍長,命其據守錦州,非戰時不必上朝參拜,他們才舉家搬來此地。
“先前小女生過一場怪病,靠著此珠才得以存活。”
“那檀木珠現在在何處?”
“時隔久遠,那珠想是早已失效。不如這樣,待八年後臣定為您尋來。”
不久前顧將軍不辭萬難前往惠州險峻峰,險些命喪於此才換的一顆檀木珠,本是要在顧裳及笄之日親手為她戴上保她平安的,不曾想竟被他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