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語音概說(1 / 2)

一、語音的性質

語音是人類說話的聲音,是語義的表達形式,或者說,是語言的物質外殼。 雖然人類口腔發出的咳嗽聲、哭笑聲、呻吟聲也能傳遞信息,但這些聲音不是語音,隻有具有詞句意義的聲音才是語音。

語音有物理屬性、生理屬性、社會屬性(本質屬性)。

(一)語音的物理屬性

聲音有樂音和噪音之分:周期性出現重複波形的音波叫樂音(元音),不是周期性出現重複波形的音波叫噪音(輔音)。語音同其他聲音一樣,具有 高、音強、音長、音色四種要素。

超音色成分或非者色成分:音高、音強、音長

音色成分:音色

1.音高

音高是聲音的高低,它取決於發音體振動的快慢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快慢即振動次數的多少,叫作\\\"頻率\\\"。在一定時間內振動快,次數多,頻率就高,聲音也就高。

物體發音有高低的區別,一般是和它的大小、粗細、厚薄、長短、鬆緊有關的。 一般成年男性聲帶長而厚,所以聲音低;成年女人聲帶短而薄,所以聲音高。老人往往聲音低,小孩聲音高。

2.音強

音強指的是聲音的強弱,它與發音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有關。發音體振動的幅度叫作\\\"振幅\\\"振幅大,聲音就強; 發音體振幅大小又取決於發音時用力的大小。 語音的強弱是由發音時氣流衝擊聲帶力量的強弱來決定的。語言中的重音、輕音是由音強的不同造成的。(大聲、小聲)

3.音長

音長指的是聲音的長短,它取決於發音體振動時間的久暫。 有的語言用音的長短來區別意義。

4.音色

音色又叫\\\"音質\\\",指的是聲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別主要取決於物體振動所形成的音波波紋的曲折形式不同。

(二)語音的生理屬性

發音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 (嗓子)以及咽腔、鼻腔和口腔三大部分。

1.呼吸器官(原動力)

呼吸器官是由肺、氣管、胸腔、橫膈膜構成的,能呼出氣流,氣流是語音的動力。

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支氣管,氣管到達喉頭使聲帶振動,發出微弱的聲音,再經過咽腔、口腔、鼻腔這些共鳴器的擴大和其他發音器官的調節,發出各種不同的語音。

2.喉頭和聲帶(嗓子)

兩片聲帶之間的空隙叫聲門。

(短故事中有圖)

3.咽腔、鼻腔和口腔

共鳴器起擴大聲音的作用

鼻腔和口腔之間由軟齶和小舌隔開,軟齶和小舌上升時,鼻腔閉塞,口腔暢通,這時發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鳴,叫作口音。

軟齶和小舌下垂,口腔阻塞,氣流隻能從鼻腔呼出,這時發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鳴,叫作鼻音。

如果口腔無阻礙,氣流同時從鼻腔和腔呼出,發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鳴,就叫作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舌頭又可分舌尖、舌葉、舌麵三部分,舌麵又分為前、中、後三部分,舌麵後習慣稱舌根。

(三)語音的社會屬性(本質屬性)▲

語音也是一種社會現象。這可從語音表示意義的社會性看出來, 是由使用一種語言的全體社會成員約定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