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八卦掌練得爐火純青,身影變化遊走,每一招都打出脆響,聲隨手出,外家筋骨練得剛柔並濟,渾身骨頭節節貫串,骨子裏都在發熱****,壯髓壯體,易筋改骨,肌肉筋腱堅韌有力,骨骼密度堅硬結實。
忽然之間,龍修掌式一變,手指一彈,手指筋骨也節節貫串,關節韌帶強橫有力,力道遊刃有餘,手指如打鞭,“啪”竟然也打出個脆響!
手指是小關節,力量弱,筋骨嫩,最難練。
拳術曰,‘先練拳腳,後練擒拿。’擒拿就是指功,先練習拳腳打人,拳腳最硬,避開手指的弱勢,以己之強,攻敵之弱。之後再練習手指,力貫指尖,關節發力,打出鐵指寸勁,與人交手之時,一碰手即是殺招。
龍修的手指打出脆響,外家明勁已徹底達至巔峰。
“八卦掌以靈活多變為特征,繞身,攻側麵,打弱處,素有八卦賊之稱,適合前期修習,筋骨練透,明境圓滿,有了力氣基礎,可轉修剛猛路子。”龍修喃喃自語,他前世是拳術宗師,也有一套自己的感悟和總結,先練八卦掌,再練形意拳,最後練太極拳。
“明勁巔峰,後天小成圓滿,該練形意拳了。”
形意拳以剛猛為特征,搶人中線,打胸膛,打麵部,猛攻猛打,以勢壓人,一舉殺敵。
形意拳有‘形’與‘意’之分。
形,主要指十二形,取自十二種動物,龍、虎、猴、馬、雞、鷂、燕、蛇、亀、駘、鷹、熊。除了十二行之外,也有其它的形,例如鶴形、豹形、龜形、鱷形等等。
意,五種拳意發勁,這是形意拳的基礎,稱為母拳,分別是:劈拳,崩拳,鑽拳,炮拳,橫拳。取自五行之意,金、木、水、火、土。
修習形意拳,一般是先練五種拳意發勁,再練十二形身法,不必全部學會,隻要專精修習適合自己的形,再由形衍生拳,例如虎形的虎爪,最後根據各自的領悟,形與意合,自成一體,衍生出不同的拳術,例如虎鶴雙行、永春白鶴、鷹爪功等等。
龍修前世是拳術宗師,當然也自成一體,他結合了佛門拳術,取‘香象渡河’的象形,自創‘龍象雙形’,其意也是為了修成傳說中的‘龍象般若’。
龍象代表了大力量,‘般若’二字是梵文,代表大智慧,他創出龍象雙修,便是為效仿龍象般若,修出龍筋象力,修出無量智慧,求仙問道,追逐傳說,成就凡人所不能達到的境界。
他的所有武道,都融入在這龍象二形裏。
“修習形意拳,站三體式。”
龍修目光一凝,精神心念高度集中,兩手劃弧起勢,一手探出,手掌舒展,似握似鬆,另一手虛按於腹部,也舒展開來。腳下兩腿前後分開,後退彎曲,背一挺,淩空虛頂,脊柱如龍首尾崩,重心垂落於後,皮毛繃緊含勁,雞皮疙瘩隆起像細小的鐵砂,前腿探出,腳尖抓地,腳掌趟泥步。
這個站樁是有明堂的,一手向前意在試探,一手虛按則是藏手於後的攻擊,而兩腿前後分開,前腳探出,重心在後,可以防禦被踢襠,前腿探出可踩對方的腳,也可隨時提起前腳,防禦被對方踩腳。進攻時,後腳一蹬,重心前移,形成一股衝擊之勢,加強攻擊力,近身快,搶中線,猛攻猛打,這是形意拳的特點。
“先修習五種拳意發勁,劈拳!”
龍修後腳一蹬,身形向前,重心瞬即轉移到前腳,而後腳進步為前,搶中線,暗含象形踏蹄,沉穩大力,虛踩敵人的腳,同時後手一翻,手臂順勢掄起,五指向內彎曲,拳心虛握,虎口緊靠,全身肌肉筋骨繃緊,內經勃發,猛然一拳劈下。
“啪!”破空聲炸響,聲隨手出,剛猛的力道,仿佛把空氣都劈裂了。
劈拳者,屬金,一氣之起落也。拳勢像八卦掌的劈勁,握拳,掄起,劈落,發勁一氣嗬成,打中線,猶如斧鉞劈斬,金銳之裏,勢不可擋。
“崩拳!”
龍修腳下換步,後腳蹬地進步,如象形踏地,重心前移,身形成衝擊之勢,同時手臂收縮蓄勢,呼吸含勁,拳正握,手腕手臂正直一線,順著衝擊之力,一拳正中打出,空氣崩裂,獵獵作響。
崩拳者,屬木,一氣之伸縮也。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以收縮蓄勢,正中崩出,如刀捅,如槍刺,快,正,猛,崩碎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