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手小農場(1 / 2)

父母入土為安後,姚安接手了父母打理多年的小農場。

父母逝世的痛苦還未消散,她就得打起精神來收拾農場,因而總是觸景生情。

她從小在這片農場裏長大,與這個小農場的感情很深。姚安父母也不舍得讓女兒怎麼接觸農場的活計,所以在麵對一大群嗷嗷待哺的雞鴨魚時,她真是頭疼的不行,簡直是無從下手。

困難就在眼前不越過去是不行了,姚安拍拍腦門,先列個待完成清單吧。

①家裏的雞鴨魚都嗷嗷待哺,需要飼料喂養,飼料還剩多少,未知。

②菜地裏的菜在父母出事後就沒有人打理,但最近叢山雨水充沛,可能活下來不少,所以菜地需要把長好的和長不好的菜都摘一摘,不能吃的丟去喂雞鴨喂魚,空缺的菜地還要補上新的菜苗。

③家裏的糧食和調料不知道剩了多少,接下來好長一段時間她要在家裏打理農場,可能很久不會出門,需要補充。

④……沒想到,先幹著再補充吧。

姚安扣上筆帽,決定先下樓清點清點家裏的倉庫,完成第一個任務,裏頭存放著家裏所有的飼料。

她家是一棟三層的自建房,樣式古板,隻抹了一層白膩子,是十幾年前建的老房子了,好在麵積夠大,每一層都差不多有150平。

庫房和廚房都在一樓。為了方便,還在一樓的正麵用柱子搭了鐵皮做棚子,是以一樓麵積就更大了。

由於棚子三麵都沒有遮擋,雖然後來正麵堆了大半麵牆的柴火,但也比屋子裏涼快多了,所以她們一家人習慣天氣不是很熱的時候在棚子下吃飯聊天,這裏既是客廳也是飯廳,等天氣變熱的不行了就換到廚房裏吃飯。

姚安打開倉庫的鎖頭,倉庫的占地應有100平的大小,往裏望去空空蕩蕩的,隻在牆角層層疊疊的堆了幾包白色黃色綠色鼓鼓囊囊的編織袋,應該就是飼料了。

綠色編織袋裝著的是魚飼料。幾十年了家裏的魚吃的的都是這個牌子的飼料。黃色編織袋裝著的是苞米麥皮的雞飼料。白色編織袋的就是鴨飼料了。

想到這,她忽然想起從前她問父母雞和鴨為什麼要吃不一樣的飼料,父母隻說大家都這樣喂。

姚安苦笑著一聲,拍了下腦門,總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父母在的時候。

她定下心神數了數,魚飼料隻剩下7袋,雞鴨飼料各剩下5袋,都不多了,這些可真是消糧大戶啊。她還記得一個月前和母親打電話時說父親卸貨去了,這才多久又吃的差不多了。

姚安找出父親的手機。開機後,在父親的手機通訊錄裏找到了飼料店老板的電話。

好久以前她父親每隔兩天就要騎摩托車出去買幾包飼料運回來,群山峻嶺的十分麻煩。

後來,飼料店老板賺了錢,花錢買了一輛貨車,父親就再也不用隔兩天就去買飼料,都是打電話給老板,讓老板一次性運上足夠家裏牲畜吃一個月的口糧。

唉…姚安拍拍額頭讓自己清醒過來。

打電話之前,她先去庫房隔壁的廚房清點了下存貨,看看缺了啥。

廚房麵積相對較小,隻有50平。隔了20平做放米麵糧油食品的儲物間。

由於叢山市處於南方,空氣比較潮濕,所以姚安父母在儲物間做了防潮處理。

但其實在早年,她父母並沒有這個防潮這個意識,家裏的米麵三天兩頭的發黴。

後來姚安上了大學,開闊眼界有了新見識,放假回家後和父母商量著在儲物間做了防潮處理,還靠牆擺了一個三層的長架子,用來放糧食。

儲物間裏果然沒多少存貨了。

架子上層井井有條的擺了一排的小盒子,這是家裏常吃的蔬菜種子,瞧著很是不少。

中層是一包半袋的大米,這是正在吃的,放在中間方便取用。

最底層放著一包未拆的大米還有五六包紅薯粉。

挨著牆根的地方放了十來壺花生油。

這邊的親戚上門是都愛提一點東西,也不是多貴重,一般就是一壺花生油和一包自己做的紅薯粉,所以家裏的油和紅薯粉一年到頭是沒斷過。

花生油的旁邊放了一個櫃子,櫃子裏放了好幾包狗糧、貓糧和貓罐頭。

這是家裏除了父母和她之外的其他成員的口糧。

因為住在山上,地大物廣,人力不可及。姚安父母養了兩隻狗和一隻貓。狗狗幫忙看家,貓幫忙抓老鼠。

父母出事後,她顧不來家裏的小動物們,把貓狗寄放到另一個山頭的鄰居家了,並拜托鄰居每天幫忙喂一下家裏的雞鴨魚。一個多星期下來,除了菜地有些荒了,雞鴨魚倒是都活的好好的。

下午就去把它們接回來吧。

也由於住在山裏,通行不方便,每次姚安父母讓飼料店老板送飼料上門時還會在老板店裏購買一些糧食一塊送上來。

姚安給老板打電話自報家門後,購買了80包魚飼料,50包雞飼料,40包鴨飼料,還有人吃的大米5包,麵粉3包,桶裝方便麵5箱,麵條1箱,醬醋鹽糖之類的調料若幹。

其實姚安也有些猶豫,她並不知道家裏的小動物們每天消耗多少飼料。想了想又把雞鴨魚飼料各增加了20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