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尚書郎(1 / 3)

如日中天的大漢朝,仿佛垂垂老朽,散發著令人厭倦的腐朽氣息,不知不覺中,一點一點的消磨著最後的精氣神。似乎在等待著力士登高一呼,掄起巨錘,便能砸倒這座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敗絮其中的國之大廈。

寬敞的東京街道,再沒有了往日的喧囂與熱鬧,人們都在為了生計奔波,哪有些閑工夫在街上晃悠,少數晃悠的,大都是權貴子弟,衣食無憂。

蘇寧漫步在街道上,偶爾與鮮衣怒馬的少爺貴人擦肩而過,不過他並沒在意。時值公元183年,東漢光和六年,蘇寧經過了三年丁憂,後被舉孝廉,進入尚書台工作,而今,年關將至,蘇寧即將迎來身在大漢的第十六個年頭。年後,蘇寧就正式成為尚書郎,負責尚書台文書的起草工作。

然而,這看似顯貴的身份,並沒能讓蘇寧欣喜,更多的是憂愁和迷茫。

明年,是公元184年,2月的時候,會爆發亂世的引子—黃巾起義。彼時,被世家大族以及豪強勳貴們盤剝欺壓的退無可退的泥腿子們,會拿起手中的扁擔與鋤頭,高吼著‘發如韭,剪複生。頭如雞,割複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對這不公的世道發出最強有力的一擊!

這是百姓們對統治者發自心底的蔑視,和與之血戰到底的誓言。

黃巾起義掀起了漢末的動蕩,開啟了四百年來罕見的亂世,更為日後漢民族暗無天日的歲月,早早的埋下了伏筆。

蘇寧平靜的臉龐,逐漸變得蕭索陰沉,稚嫩的拳頭微微緊握。他不甘,卻又無奈。不論是誰,但凡是一個漢人,若能回到那令人目眩頭暈的風姿年代,他都會有著改變曆史的衝動。

不要讓流淌著高貴血脈的大漢先民們再經曆動蕩不安;不要讓那些天縱之才的文臣武將們再與自己的同胞相互殘殺;不要讓百十年後那個號稱武悼天王的男人,孤獨的麵對一幫豺狼野獸,沉默的舔著刀上的鮮血;不要讓頂天立地千萬年的炎黃子孫,彎曲了天柱般的脊梁。

然而,蘇寧改變不了這世道,阻止不了即將來臨的亂世。世家大族們強強聯手,如同洪荒巨獸一樣,把持著天地。他們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不在乎世間的動蕩,甚至不在乎國運的存亡。

他們在乎的,是他們代表的士人階層的利益,是他們背後家族的興衰。於他們而言,忠於家族和忠於自身所在的階級,遠遠比忠於國家和民族要重要的多。

國家滅亡了,隻要我世家存在,隻要士人存在,就能再建立一個國家。甚至,當異族入主中原,竊取漢人神器時,他們一邊卑躬屈膝俯首稱臣,一邊沾沾自喜自己不可或缺,一邊暗中鄙夷蠻夷非華夏正統。

而他們更是自信,隻要他們存在,炎黃苗裔就不會斷絕,他們往往都會自詡為世間最尊貴的人,在他們眼中,他們是曆史的精英,天地的寵兒,是聖人門徒,更是唯一能夠傳承炎黃血脈的一群人。

蘇寧心如刀割,淚水無聲滑落,打濕了衣衫,滴落在路麵,留下斑斑痕跡。

“咦,子平,你怎的獨自一人在長街上晃悠?”蘇寧神情呆滯木然的走著,忽然一道中氣十足,十分渾厚的聲音傳來,喚醒沉浸在悲傷內心世界的蘇寧。

蘇寧悄悄地用寬大的衣袖抹了抹眼角,循聲望去,見一個須發濃密,矮壯的青年快速朝著自己走來。

“孟德兄,小弟今日無事,便隨意出來轉一轉。”蘇寧紅著眼,有些虛弱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