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過去快10年後,春榮已經成了一個專業的職業谘詢師。這是一個秋天的午後,她接到了一個緊急谘詢,來谘詢的年輕女孩兒因為在工作中主動幫同事忙,但是卻被推出來背鍋,導致被辭退,目前對職場迷茫,對上班非常抗拒,但是出於生存壓力的考慮,又不得不繼續求職找工作,但是因為受到“友誼”的傷害,現在對於職場非常抗拒。
春榮不禁想起來了自己剛做獵頭的時候做的第一個case,回憶被調動,腦海裏閃現了很多畫麵。
春榮入職第三天的時候,nina把所有人都叫到了會議室,給大家分配了第一個專業的搜尋case,是某個大公司在中國需要招一批高潛英文好的一線業務服務人員,崗位要求非常高,所以尋找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項目case交付的非常完美,但是想到過程和當時發生的事,春榮不禁歎了口氣,人性的底線總是深不可見底,趨利避害又自私。
為這位年輕女孩兒做完谘詢後,春榮提筆寫了一篇新的專業推文:職場的友情和利益
#每個人都麵臨過這樣的,“入職一家公司,感覺融入不進去,想離職。”“同事一起吃飯不叫我...\\\" 等此類的問題。
同時在日常對員工的評價中,也存在“專業的”人力工作者也會在評估員工績效和調查員工離職原因的時候,把員工團隊融入作為一項調查。職場“友誼”的存在是為了什麼?甚至是有必要嗎?
人類因為分工和合作,得到了發展。社交動物,要不要和同事做朋友,是每一個人職場人都曾經懷疑過的問題。更何況現在996 007 你相處時間最久的就是同事。
有交朋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職場裏應該交朋友嗎?不應該!
上班的核心是:賺錢和獲得賺更多錢的能力。不是讓你交朋友也不是來做善事的。
尼采:“不要同情你的同事”。大師叔本華:“人際關係是煩惱來源之一。”
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在工作裏找友情和感情:如果剖析自己的內心,因為我們自己也有私心……1-我們怕別人的討論,怕被說不合群 2-我們誤解:認為“合群和友情”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獲利。3-當同事因為自己的能力和原因,出了問題,自己不解決,找我們解決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英雄”。
01 合群和友情”帶不來利益
首先:在工作中合群,真的有價值嗎?
#“充耳不聞的智慧。-如果我們整天滿耳朵都是別人對我們的議論,如果我們甚至去推測別人心裏對於我們的想法,那麼,即使最堅強的人也將不能幸免於難!
因為其他人,隻有在他們強於我們的情況下,才能容許我們在他們身邊生活;如果我們超過了他們,如果我們哪怕僅僅是想要超過他們,他們就會不能容忍我們!總之,讓我們以一種難得糊塗的精神和他們相處,對於他們關於我們的所有議論,讚揚,譴責,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聞,連想也不去想。
如果合群了,大家還交往歡樂,大概率是“菜雞互啄”。
同事之間永遠有利益相關 。和同事大家一般都是通過什麼方式去建立友誼的,一般通過互換隱私的方式短期內建立親密關係 ,有非常強的副作用。
要記得,人性永遠都是趨利的,你們的同事友情在利益和金錢麵前一毛錢都不值。你每天朝夕相處的同事,可能轉頭就去拿走了本來屬於你的獎金激勵、或者拿著你的勞動成功去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