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將領齊刷刷跪下,祁安最後一個出列,她站著雙手抱拳:“末將附議。”
最後,她一字一句道:“趙氏如此昏庸,不如,我們反了他。”
眾人身子一頓,緊接著整齊出聲:“反了他。”
康海被這大膽發言嚇的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幾日後,朝廷收到了兩份邊關急報。
一份是大將軍霍羽被倭寇暗算,身中劇毒,昏迷不醒。
另一份是,倭寇知道得知戰神出事,已經開始集結大軍,準備趁機攻打邊關。
有關霍羽的那份,皇帝猶不放心,直到康海的密信也出現在他的龍案上,這才確認消息可靠。
至於第二份,他並不擔心,那是和倭寇提前說好的。
有康海做內鬼,倭寇輕易便能拿下邊關四城。
之後便開始佯攻,等三皇子去了再假裝不敵,順勢退兵。
如此一來,既不動聲色地完成了送出四城的協議,又能名正言順借此軍功立三皇子為儲君。
否則,他若是光明正大將邊關四城送給倭寇,怕是要被大盛臣民的唾沫淹死。
皇帝心裏美滋滋,但在朝堂上卻做出一副驚怒的樣子,立即派出自己的禦用太醫趕赴邊關。
什麼千年人參,百年雪蓮不要錢一樣往出拿,下令一定要將自己的義弟治好。
然後就有大臣順勢提出倭寇虎視眈眈,邊關戰況緊急,請皇帝派人前往邊關坐鎮。
幾個皇子都想去,吵了好幾個朝會,最後皇帝決定讓他們一起去,但要以三皇子為首。
三皇子明白,皇上這是在為自己日後鋪路。
隻要他能去邊關鍍一層金,回來之後,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
至於為啥其他皇子也去,三皇子冷笑,帝王手段罷了。
父皇不會允許一個皇子獨大的。
皇帝派出五萬羽林衛和幾個武將隨行,保護各位皇子。
什麼點兵,誓師,準備糧草,城門送別等一係列流程走下來,已經過去了五日。
幾個皇子錦衣玉食慣了,根本受不了行軍途中的顛簸,動輒就要休息,看得幾位武將直皺眉頭。
大盛朝的武將沒有不崇拜戰神的。
幾個武將絕望地心想,指望這幾個草包皇子取代戰神坐鎮邊關,皇帝真是想屁吃呢。
他們擔心霍羽和邊關百姓的安危,看著悠哉悠哉仿若秋遊的行軍隊伍,簡直心急如焚。
恨不得扔下這幾個草包自己趕赴邊關,奈何皇命難違。
就這樣一路搖搖晃晃,走走停停地到了邊關,又過去了半個月。
未進城前,趙真本以為自己會看到一個滿目瘡痍,血流成河的邊城。
畢竟倭寇的尿性就是,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會進行屠城。
沒想到他都這麼拖延時間了,又有康海從中協助,倭寇居然還沒拿下四城。
幾個皇子對視一眼,心裏都是一片迷茫。
一行人進了城,才發現百姓們正在載歌載舞,殺豬宰羊,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他們臉上的笑容燦爛的不像話,像是常年籠罩在頭頂的陰霾終於散去。
眾人更迷茫了。
這怎麼看都不像是被倭寇攻打過的樣子啊?
難不成是得知皇子來了,為他們準備了歡迎儀式?